■记者 潘佳佳 通讯员 寿银霜
以蓝天为幕布,以秧田为擂台,这样的劳动方式,是不是别具一格?近日,浦阳镇小开展了“喜迎亚运,万象‘耕’新”为主题的师生插秧比赛。哼着欢乐的儿歌,学生和老师一起下到水田里,体验插秧苗。
比赛现场,6名学生代表和7名教师代表信心满满,整装待发。“预备,开始!”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一场田间“擂台赛”拉开帷幕。选手们早早挽起裤腿、撸起袖子,蹚入田里。他们一手拿着秧苗,一手快速分秧、插秧,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一会儿时间,一块空荡荡的水田被换上了崭新的“绿装”,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稻田。
田埂上,前来助阵的老师和孩子热情高涨,呐喊声、加油声、掌声此起彼伏,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顷刻间,稻田成了“战场”,也成了师生展示插秧“技艺”的舞台。“秧苗不能插太深,否则会被淹没在水中;不能插太浅,不然会立不住漂起来。前后左右的距离也要看好,不能距离太近,也不能太远,要合理分布。”赛后,五(2)中队队员许一欣发出感叹,通过这次亲身体验,她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小小插秧也拥有大智慧。
“当埋头弯腰插秧时,当汗水浸湿衣衫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耕的艰辛,也知道了节约粮食的意义。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加入爱粮节粮的队伍。”五(5)中队队员王逸瑶此次插秧比赛收获满满。
而在一旁观赛的五(1)中队队员俞梓涵对于此次活动也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她说,插秧比赛激烈又有趣,让她感受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歌背后是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
脚踏田地,方知耕种行进之艰辛;手插秧苗,才知稻米收获之不易。此次插秧活动,同学们感悟到了一碗米饭背后的意义,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体验到了耕种的辛苦、成长的喜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去播种绿色,收获希望;用劳动的方式,去迎接亚运,弘扬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他们奋勇争先,在稻田里播下了浓厚的“粮文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年来,浦阳镇小让教育走出书本,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劳动教育“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们变身“小农夫”,体验农耕之美、劳动之美,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硬道理。学校积极打造特色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如“我为亚运健儿设计营养菜单”“小农经验分享会”等,将“劳动教育”植入学生的“心田”,引领学生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