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两村入选省级文化艺术村

  本报讯(记者 韩柳青 通讯员 高路)为深入挖掘、传承和保护村庄文化艺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全面反映“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成果,展现浙江乡村文化特色,近日,省乡村振兴局开展了“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评选活动。经组织评选,认定100个村为2023年“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杭州共有10个村入选,其中,我区的所前镇金山村获评文化艺术村刺绣村,楼塔镇萧南村获评文化艺术村编织村。

  金山村文化底蕴深厚,村内有百年古宅娄家墙门(娄元丰故居)和蔡东藩故居两处重点文物保护点,金山村将这两个场地作为刺绣场地,古色古香的环境更加衬托出刺绣艺术的深厚内涵。金山村非遗萧山花边传承人、珠绣传承人王丽华亲自教授百名所前村民学习珠绣技艺,让更多的人学习和喜欢珠绣,让珠绣技艺薪火相传。王丽华的10名徒弟和20名志愿者组成了一个传承珠绣技艺的公益团队,通过公益活动让非遗项目进村,真正实现珠绣技艺“落地”,让更多的人有学习的机会,也让这项技艺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增加村民收入。据悉,娄元丰故居内的珠绣非遗工作室,将于7月底正式开馆,主要摆放各类珠绣、萧山花边等作品,供市民免费参观。

  萧南村位于萧山最南端,全村共有25名篾编技艺人,村里定期举办篾编展示、篾编才艺比拼的活动,也经常参加楼塔各大型活动,创作出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有特色装饰的个性作品。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结合了一些篾编相关的艺术类装饰,村里人也会做一些篾编工艺的东西售卖,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和购买。同时,针对现今竹编制品仍然侧重于生产生活用具、工艺技术缺乏创新、市场价格偏低等问题,萧南村持续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乡内的竹编手艺人,鼓励引导培养传承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聚焦工艺技术创新,以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竹编手艺人的技法,实现生活用具向工艺品的华丽升级,让传统竹编技艺焕发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调查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影像
   第07版:文化
   第08版:生活
学习新思想 建设新天堂 再创新辉煌
西湖·湘湖唱好“西湘记”缔结“姊妹湖” 战略合作仪式举行
腾千亩产业用地 为生物科技谷“扩容”
中考成绩昨公布 志愿填报明日开始
萧山两村入选省级文化艺术村
全国手球冠军杯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