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酷暑天气 谨防“高温杀手”热射病

  近日,一名49岁的北京导游因热射病去世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对热射病的再度关注。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区科协科普讲师团讲师、区中医院杭州南站医疗点负责人叶美燕及时提醒:在酷暑天气出门,切记做好防暑降温,谨防“高温杀手”。

  什么是热射病?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热射病即重度中暑,是由于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80%。

  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当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时,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防止症状持续加重,发展至热射病。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人体中暑后不同阶段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此后如果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且没有发生意识改变,则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42摄氏度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重度中暑阶段。当遭遇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时,通常表现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那么,如何终止中暑进程,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呢?一旦发生中暑,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推荐含有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简言之,物理降温、降低室温、补水,就可能逆转或终止患者的中暑进程。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一旦周围有人遭遇热射病,急救时要切记三点:

  一“移”: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头高位平卧,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以利于患者呼吸和快速散热。

  二“敷”: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用湿冷的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被单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三“送”:在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与此同时,要注意热射病患者可能会发生肌肉不自主抽搐,要避免其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西湘记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第Z01版:渔浦义桥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渔浦义桥
   第Z04版:渔浦义桥
我区积极推进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
我区召开亚运专项应急保障工作会议
《野马尘埃——赵跃鹏国画作品展》在萧开幕
龙舟竞渡 祈福平安
学英语 迎亚运 电话篇 3
萧山体育中心场馆群举办迎亚运集体生日会
酷暑天气 谨防“高温杀手”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