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9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校(园)长作答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廖平才
高桥初中 钟玲芳
湘湖未来学校 叶翠微
理想国幼儿园 周向鹏
萧山三中 徐文太
瓜沥教育指导中心 潘国炎
金山初中 陶金明
湘师实验小学 李国芳
开悦幼儿园 李阿慧

  ■通讯员 郎露寅

  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作为一校之长,学校的“掌舵人”,该如何紧扣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准把握学校发展的目标、方向、战略与战术,描绘萧山教育发展的新蓝图?萧山区2023年校(园)长读书会上,萧山这些校(园)长,给出了自己的办学思路。

  他山之石 发展之玉

  让萧山教育抵达更远的前方

  萧山教育科研:回溯、审视与展望

  廖平才结合萧山教育科研的三个发展阶段,回溯了我区学术研究的历史积淀,审视了萧山教育科研的成长烦恼,并提出了“学术研究力如何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

  如何破题?廖平才从“抬升底部、打造顶部、夯实腰部、服务前部”四个方面阐述了区域推进教育科研的基本构想。路径何在?他提出从“聚焦三类研究、铺设六条跑道、打造五个窗口”三个维度建构了区域学术研究的矩阵图。校长何为?他给出了“非常6+1”的思考与建议,希望校长们“以研究的方式”集体行走,共同建设没有“围墙”的新样态学校,合力打造没有“屋顶”的高品质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持续增长的新需求新期盼,更快推动萧山教育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坡上行,微眼观教育

  钟玲芳从“新加坡的社会与经济”“新加坡教育的治理体系”“新加坡学校的课程改革”等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新加坡研修的收获与思考。

  她指出,21世纪教育的竞争核心是“素养教育”,人才需要重新定义。作为教育人,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责任、使命与担当。“学习的变革”“教学的优化”“评价的创新”“课程的转型”“教师的培训与再定位”是学校管理的五大课题。她以课程为例,通过对比中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特点、设置情况、功能分类、实施途径等,梳理了本区域可借鉴策略,并围绕学校管理的趋势和可能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创新转型、五育融合、终身学习等相关建议。

  关于学校发展

  叶翠微提到,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地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断迭代,学校的当下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深刻的变革。湘湖未来学校以创办为先机,提出了三个行动纲要。

  一是让校园回归本质。学校紧扣精神、资源、师资、生态四大核心要素,贯彻“祖国至上,人为目的,学生为一,人分合一”精神,依托多元、有序、可持续的资源流以及长盛不衰、生生不息的生态,助力让优秀的老师教出更优秀的学生。二是让校园追求臻美,包含选址之美、校舍之美、文化之美、文创之美、师资之美和课程之美,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三是让校园走向未来。学校秉持三个基本的文化态度,即向学力致敬、向科学致敬、向未来致敬,在开阔的办学视野下,向科学对话,向艺术对话,向教育对话,向AI对话。

  重塑教育自信,办人民满意学校

  周向鹏阐述了理想国幼儿园不断探索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重塑教育自信,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具体路径。

  一是把握教育的五个基本属性,即政治属性、社会属性、人民属性、育人属性、经济属性,这是教育自信的基础。二是做好家校社联动育人的工作。幼儿园秉承“我们的孩子我们共同来教育”的理念,采取变革家校沟通模式、科学设立家长学校、开展多彩家园活动、做好家长满意度调查等多项家校行动。三是注重“师幼互动是关键,教师发展是核心”。幼儿园教育主张看见儿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提出了新的教师五项素养,即儿童观察、儿童对话、儿童行为分析、儿童作品分析、儿童过程性评价。四是加强新时代下科学教育工作。幼儿园构造探索家项目课程,让科学家精神走进校园,让每个儿童都成为探索家。

  突出重点 聚焦关键

  铆足干劲推进教育攻坚

  坚守教书育人“主阵地” 打造改革攻坚“新引擎”

  优秀文化是一个单位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萧山三中在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基础上,大力弘扬爱生如子的师德文化、以校为家的主人翁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质量第一的工作文化和崇尚研究的学术文化。

  学校强化制度保障,大胆改革创新,激发教师内驱力和创造力,杜绝“躺平”歪风,遏制“佛系”思想。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学校坚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贯彻执行“40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狠抓备课、作业等环节,强调课堂教学面向基础,举一反三,推动教学质量再增进。

  为助力教育共富,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通过社团选修课、劳动基地实践、研学旅行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有指向性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为新时代的“金凤凰”,真正实现教育共富。

  “沥教育”,在守成与创新中奔赴未来

  瓜沥教育指导中心始终坚守“沥教育·向美好·共富裕”的真切愿景,改革开路,创新破题,精准施策。

  以系统思维,做优两个顶层设计。编制《瓜沥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与《萧山区瓜沥镇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为“沥教育”蓝图底色添靓。

  以破题思维,做强三项教育行动。优化校园布局行动,加快推进学校建设项目和加强民办学校规范治理;实施薪火领航工程,形成“1+4+8+14+N”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内涵提升行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内拓外联,以创促建,质量强校,为“沥教育”成长底力加油。

  以共赢思维,力创一个美好未来。积极发挥“引领、监督和服务”的区域治理职能,守成创新,以“向外看、向内生、向前走”的自信与担当走向未来,为“沥教育”发展底气助力。

  为未来做点准备

  ——金山初中新优质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教育成了时代巨变的“风暴眼”,把迎面相遇的时代风潮变成顺势而为的能量场,把视野所及的不尽人意变成美好未来的生长点,是金山教育人面向未来的行动原点。

  他们通过“梦想飞”激发成长内驱力,“五育举”汇集发展能量场,“十品性”培育正向规范力,“新作业”触发持续生长点四梁架构,聚焦全人发展,搭建助推学生成长新场景。

  他们通过“和风细雨润心,定向把舵导航,学术组织赋能,雷厉风行正行”四维联动,聚焦德能共升,探索助推教师发展的新机制。

  他们通过“亲子共学弟子规,智慧家长云课堂,假期成长互助组,青春健康全轮训”四方合力,聚焦共识共行,开辟助推家长提升的新疆域。

  给孩子一片原野,让各种生命姿态生机勃勃,是金山人对未来的最好准备!

  从简单整合走向现代治理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集团化办学的“湘师”探索

  如何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目标?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集团化办学?湘师教育集团有思考、有实践、也有创新,梳理前行足迹,提炼关键要素。

  学校从基础的“一体化管理”变革为现在以及未来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立足于“三破”,即破圈、破解、破茧。

  学校打破壁垒,形成破圈效应,探索和而不同、和衷共济下的共生与共享;联动共生,破解定位难题,构建教团办学实效、高效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自我突破,化茧成蝶,追求集团教育新生态,做精、做细,做实,办好规范的、共赢的、有内涵的、有温度的集团,将“1+1”加法的“加”变“融”(融合),将“加”变“家”(一家人),将“加”变“佳”(更强),将“加”变“嘉”(更优),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数智赋能: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

  开悦幼儿园将园所发展与社会发展、当地文化融入,以园所周边丰富的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媒介,开辟数智育人、数智化人的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三阶”路径。

  第一阶是提质育人思想。幼儿园培养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的先学、先懂、先信、先用的新时代大先生。

  第二阶是提质育人目标。幼儿园致力于培养拥有“健康的体魄、智慧的头脑、温暖的心灵”的未来儿童。

  第三阶是提质育人模式。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以未来儿童数智驾驶舱,赋能幼儿园管理、教学全方位;以高效能管理模式,提高效率,解放教师;以高质量育人模式,助力教师,精准育人;以高品质教育资源,孵化幼儿未来生活支架;以高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互联互通育人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教育
萧山校(园)长作答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