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化历史名人IP 打造一张张文化“金名片”

  ■本报评论员  唐欣

  这段时间,萧山历史名人贺知章“出镜”多次,刷屏了。

  首先是萧山官方宣传片《遇萧山 见未来》,随着书页随风翻动,从唐代穿越而来的诗人贺知章,在湘湖与孩子相遇,女童稚嫩地发问“爷爷你从哪里来?”一下子将观众拉回了《回乡偶书》所描述的古代场景。

  接着,央视频联合萧山区,联动CGTN《环球体育》栏目,重磅打造的《国风遇见亚运》系列产品上线,萧山历史名人贺知章跨越千年,来到了当下的萧山。宣传片里,央视主持人王冰冰在“高大上”的萧山国际机场迎接贺知章,带他参观了机场的现代化设施设备,贺知章不禁大赞“不虚此行”。

  萧山历史名人借势“出圈”,不仅仅体现在传播至全国、全世界的宣传片里,这些自带流量的历史名人已经以多种形式,频频出现在群众研学、大型活动中,助力家乡文化宣传,打造文化IP。

  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名人IP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很多历史名人在岁月的更迭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打造文旅产业时,我们往往可以借助名人IP开发产品,更好地延长生命周期。汤显祖与江西抚州、沈从文著作《边城》与凤凰古城、金庸与桃花岛、张贤亮与西部影视城、丁真与理塘……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全球近40%的旅游业是由文化驱动的。深挖各地文化IP的独特魅力,将成为文旅产业走出有内涵的差异化之路的关键所在。

  历史上,萧山名人辈出。除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还有清代大学者毛奇龄、民族英雄葛云飞、“海派”巨擘任伯年、历史学家蔡东藩、实业名家汤寿潜、中国现代妇女运动先驱杨之华、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红色摄影家高帆等。这些历史名人完全可以“穿越”来帮助萧山文化实现破圈。

  而今年萧山名人纪念馆火爆,也已有端倪。比如萧山衙前,有李成虎故居、杨之华纪念馆、沈定一故居等诸多历史名人场馆。暑假里,不少“红领巾”、党员等前来参观。这里的名人故事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人们在这里感悟红色文化,汲取精神力量。还有萧山区名人文化访谈活动、衙前镇“张夏祭”非遗传承等一系列活动,都在挖掘历史名人资源,开发文旅特色活动。

  历史的遗存是丰厚的,关键在于如何取用。比如在挖掘历史名人资源时该做哪些整合?萧山不少镇街已经在打造一些历史名人IP,比如制作历史名人的宣传片、积极开展历史名人研讨活动、利用公共文化场馆讲好历史名人故事、投入资金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提升名人历史史迹群等。

  未来,萧山应积极探索出一种地域文化与名人IP主题文创相结合的新形态,真正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打造出一张张文化“金名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湘论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乡村振兴呼唤更多“农村CEO”加盟
以为是爱情 结果是案情
该“囤”的 应是科学与理性
亚运国庆双“爆点”下 热度该如何持久
活化历史名人IP 打造一张张文化“金名片”
“广场舞大妈”这回有理 规则还是明确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