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阳举行《南阳图说》《潮都南阳》发行仪式

“潮”的故事 看“潮都南阳”怎么说

  ■记者  刘殿君  通讯员  王依蓉

  8月24日一大早,很多“潮都南阳”的工作人员发现,自己办公桌上多了两本带着浓浓墨香的新书:《南阳图说》和《潮都南阳》。午后闲暇时光,不少人泡上一壶香茗,翻开新书,细细品读。

  很多人都知道这两本书,且一直有人在默默地编辑和书写,但不知道这么快就出版印刷了。

  熟悉“内情”的人笑着说:他们不辞辛苦地为大家奉献这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就是为即将召开的亚运盛会助力,为今年即将举办的观潮节助兴。

  用“地图语言”讲好“南阳故事”

  《南阳图说》这本书,全面展现了南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底蕴,自去年以来,街道组织人员编纂。历时一年多,近日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

  此前,在2023南阳新乡贤联谊大会上,《南阳图说》就有了“首秀”,作为六大文化礼包之一赠予了南阳乡贤们。《南阳图说》,让乡贤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南阳的现状与未来,获得了一致赞誉。

  《南阳图说》,是用地图语言讲述南阳故事。它追溯历史,记录现状,展望未来,为政府决策、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乡村善治等提供详实、准确的内容。也为增强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对外的美誉度提供生动、客观的地情资料。

  《南阳图说》全书分为“会展新城  潮韵南阳”“沧海桑田  奔竞不息”“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勇立潮头  向美而生” 四个篇章。

  “会展新城  潮韵南阳”是全书总起,以南阳概况、南阳全景开篇,从湾区、融杭、临空、会展四个角度,介绍南阳发展的区城优势和现状条件。

  “沧海桑田  奔竞不息” 聚焦南阳有史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巨大变化。

  “沧海桑田  奔竞不息” 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包含区域位置、地势水系、三门变迁、土地成陆、围垦源起、区划沿革、行政区划、人口、交通发展、产业变迁、南阳集镇、赭山集镇、历史遗存、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南阳经济发展、文化底蕴、历史变迁、地形地貌、城区建设等。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篇章则以南阳3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为范围,图文并茂地反映各个社区、行政村的区域位置、地名来历、历史沿革、行政设置及区域特色,突出各自发展建设之路。

  “勇立潮头  向美而生”部分,展望了南阳未来发展,以“创新发展、新城建设、美丽创建、共建共享、干事创业”五个“新样板”为基础,分为临空腾跃、会展蝶变、文化深耕、民生福祉、和谐善治五个内容。

  很多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赞叹,《南阳图说》四个篇章图文并茂,层层推进,内容详实,浑然一体,展现了“潮都南阳”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当下建设会展新城、开启新一轮高质量跨越发展对外宣传和推介的“教科书”。

  77岁老人为家乡

  写了一本42万字的书

  “南阳老街”“南阳地理和风俗”、“南阳名流和趣事”“南阳人文”“围垦赞歌”“中国伞乡”“往事如烟”等篇章,汇聚在这本近500页厚的书里。朴实无华的词语、亲切入眼的“土话”,将潮都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将南阳的美丽画卷徐徐呈现。

  谁也没料到,有着浓重乡土气息多达42万字的《潮都南阳》,竟然出自一位77岁土生土长于南阳的老人之手。他叫高元法,初中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

  农家出生的高元法,母亲早逝,家境贫寒,他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辍学了。他15岁起担任生产队会计,25岁时被提拔为共青团靖江公社书记,后来又走上了乡镇领导岗位。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为他写书积累了“富矿”。

  闲暇之余,他到处走访,先后写出了围垦创业的劳动模范冯钊章、“萝卜大王”蔡志文、“扁担大伯”黄阿友、退而不休的“档案迷”等大量文章,很多还在《萧山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

  退休后,高元法被聘为区伞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三年多时间里,他写了许多有关伞业的报道。后来,他又采访了许多平凡人物,写出了抢潮头鱼、抗美援朝、十年围垦等充满时代烙印的小人物故事。

  他还花费长达10年的时间,考证南阳过去的地理志,写出了关于“南阳老街”“屾街”“蔡同茂”“高合兴”“茂兴店”“西仓仓前”等内容的文章。为了还原细节,他跑遍了南阳的角角落落,翻阅了许多资料。

  其中  ,“‘萝卜大王’的写作过程印象最为深刻。”高老回忆。“萝卜大王”就是南阳赭东村的蔡志文。他在64岁那年响应号召,承包围垦的盐碱土地240亩,率先试种从国外引进的大萝卜品种,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最高达到亩产0.7万公斤,最大的一个萝卜达到8公斤,而且萝卜的味道鲜嫩可口,远销全国各地。

  “为了写好这个大萝卜,我不知去过海涂多少次,采访蔡志文老汉、贩销户等,一写就是三年,在浙江省和全国的报纸杂志上发表。”高老写的文章,这也让“萝卜大王”蔡志文出了名。

  20多年来,高元法发表了各类文章数百篇,有60多万字。《潮都南阳》刚刚出版后,他一时间接到许多人的电话,称赞他这本书很接地气,书里写的都是南阳的风土人情,读着既亲近又新鲜。

  “书里的很多事情,连我这个'老南阳’都不清楚,作为家乡人,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文章可读性强,就像萧山萝卜干一样,看上去不起眼,但越嚼越有味。”熟悉高元法的一位97岁的大伯,给了“晚辈”这样简短的“书评”。

  “这本书整整写了20多年,我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给家乡的人们留点有价值的东西。”高元法老人说道。

  他做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湘论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潮”的故事 看“潮都南阳”怎么说
萧山区迎亚运 群众性文艺巡演走进瓜沥
党湾举办亚(残)运知识趣味挑战赛
给亚运绘点“色”
新塘站前社区联合商业城 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区残联入户访视 为87岁老人家里装上空调
义桥七里店村开展 反诈骗宣传活动
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键时刻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