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黄婷 通讯员 盛振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乡镇、村社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双十条工作举措(试行)》文件精神,日前,区防指制定了《萧山区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举措(试行)》(以下简称《应对工作举措》),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工作目标,要求落实“区级组织、镇街统筹,村自为战,充分授权,一线决策”28条应对举措,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实战能力。
《应对工作举措》规定,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等黄色预警时,区级相关部门进驻指挥部、镇街、村社加强力量,进入战时状态,做好短临处置工作。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等橙色、红色预警信号或虽未接到气象预警信号,但发现险情征兆或实况已出现灾情险情,由区级、镇街、村社启动短临极端天气灾害应对机制。
当应对举措启动时,区级层面要做到到岗指挥、预警叫应、会商研判、巡查督查、应急救援、安置保障、信息收发和宣传引导8项举措。镇街要做到到岗值守、叫应叫醒、风险研判、巡查检查、人员转移、风险管控、应急救援、安置保障、信息报送和宣传引导10项举措。村社级要做到到岗值守、预警到位、加强巡查、临时管控、先期处置、紧急抢险、人员转移、安置保障、自救互救和信息报告10项举措。
区防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对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我们将持续优化气象保障,细化预报颗粒度,加大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力度。同时,落实好风险管控和临时转移场所清单。在应对处置期间,镇街、村社要根据预警信息,果断决策、果断转移、果断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