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是一种修合

  文/陈伟雄

  作家肖复兴说:“读书是一种修合,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别人读的,更不是为功名利禄看的。读书人的德行,心知书知,天知地知。”他的话犹如驱云拨雾,让我们领悟到读书的真谛。

  肖复兴,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散文多次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被誉为写作典范。作为肖复兴的忠实粉丝,我读过他的很多作品。这本《读过的书,就是走过的路》是他今年6月新出版的散文集,让我有机会再次领略到他文字的魅力。

  本书分为青春阅读、隔海听涛、书边拾穗三个部分。作者为我们讲述了自己青春阅读的经验,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大师和巨匠的故事。语言真挚直率,又不失温情,让人在体会和反思中,感受精神的力量。

  “青春期的阅读确实是最美好的人生状态。童年时候的第一本书的作用力至关重要,它会是帮助你打下人生底子的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一生。”书中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说来也巧,我童年读的第一本书和肖老师童年买的第一本书,都是《少年文艺》。小时候父亲身体不好卧病在床,常让我替他到邮局买报纸,去的多了发现邮局架子上摆放着好多杂志,那本叫《少年文艺》的杂志吸引了我。里面文章丰富多彩,有童话、有诗歌、散文。虽然有些字我还不认得,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也许童年时对文学的接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它就像打开一个神奇的魔盒,让我看到了一个另外的世界,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想。

  从那以后,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语文课。由于经常阅读《少年文艺》,我的遣词造句、叙事抒情能力提高得很快,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讲评。受此影响,我后来选择了教育工作,选择了写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都是和青少年时期看的书分不开的。正如肖老师所说:“第一本书的作用力竟然这样大,像是一艘船,载我不知不觉地并且无法抗拒地驶向远方。”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肖老师以自己丰富的阅历,为我们讲述了他对读书的理解。读书是一种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读出书本中的意义。然而今天受功利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他认为传统的纸质阅读,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的想象力和慰藉感,起码能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绪以及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而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阅读过程就是成长过程,需要从孩子开始,从青春开始。读书应该成为社会的良好风气,成为所有人感情、思想和精神的一种滋养。

  读过的书,就是走过的路。在肖老师的生命里,那些曾经读过的古今中外名著,是青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北大荒寂寥的夜晚,是泰戈尔的诗安抚了他渴望回家却又茫然无措的心。在寂寞艰苦的日子里,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书中的人物形象,给了他以激励,让他重新仰起头看天空。

  书里,肖老师还分享了很多实用的阅读写作技巧。《对读法》,让我们在阅读内容相似的文章时进行比较,找到作者编织故事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异同之间领悟小说阅读和写作规律。在自序中,肖老师还以自己多年的阅读写作经历,为我们指点迷津。小一点儿,读书不要贪多,更不要贪大求全。抄一点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短一点儿,从小文章入手,是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读书是一种修合,只为自己而读。和别人态度无关,和功名利禄无关。愿我们在肖老师的文字里,感受读书的力量,发现读书的美好,成为一个真正爱书、读书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公益
在“武林”里追光
读书是一种修合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