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回去”

  文/海文竹

  为害花园的旋花,根系深扎地底。

  如这旋花根系的“沉默”谋杀案,在抽丝剥茧下,终于苏醒,露出被掩住的“TA的脸”。迷炫的光影没有晃住主角的眼,真相大白的瞬间,伪装在表面之下的恶意与人性,赤裸裸地显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我第一次打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首次阅读便是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沉睡谋杀案》,此前多是看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就我个人而言,两者带来的感受还是颇有不同。

  读东野圭吾的作品,恍若走在雾雨弥漫的日本街头,视觉里呈现出浓厚的灰白感;而《沉睡谋杀案》似乎色彩更为明艳,让人宛如置身阳光下的英国乡村,在午后品上一杯红茶时,突然袭来一阵冷意。

  作品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一位新婚燕尔的妻子搬进海边的别墅后,在布置新家过程中发生各式怪事,种种迹象直指多年前她“亲眼”见到的一起谋杀案……为找寻当时的真相,夫妻俩踏上了“侦探”之路;二是马普尔小姐因为放不下这对年轻人,来到小镇上以自己的方式破解真相。

  都说眼见为实,可当时眼睛看到的“真相”是否是他们内心所扭曲的“真相”?

  伏笔早早就已埋下,线索环环相扣,即使在阅读完前半部分隐隐猜测到了结局,却依旧被阿加莎·克里斯蒂后面放出的“烟雾弹”所迷惑。这不是完全幻想出来的世界,心理学与文学的巧妙结合,让读者身临其境,与主角同频,共感那些惊恐、疑惑、震惊等情绪。

  精彩的剧情之外,这部作品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外围环境布景和对人物的细致刻画。

  你能在书里感受到浓浓的“英式风味”。例如墙纸花纹的选择,罂粟与矢车菊。罂粟在英国被喻为“缅怀之花”,旨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勇士。矢车菊则是英国的国花,代表着忠诚和勇气,且在中世纪的欧洲,矢车菊还有驱走恶灵、保佑平安之意。

  你能看到书里每一个角色都是饱满的。贪心带点市侩的莉莉·金博尔,她眼里的讯息不是那些文字,而是詹姆士一世时代样式的家具套组;还有沃尔特·费恩,主角形容像是一个“重帷低垂的房子”,通过对其办公室的描述,表现出他的性格……

  一部好的作品除其本身的剧情构造外,也是读者跨越时空了解时代的窗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变迁、生活习俗、思想价值等等,都能通过这扇窗“看”到。而该篇故事发生的20世纪,英国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扩展到乡村,英国乡村面貌也因此发生变化。小说里几句对话,就将此点明——

  “山脚下的那些新房子那会儿都还没建起来……没有电影院,没有新商场……”他的语气里充满了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变革的不满……“除了‘变’,什么都没剩下。”

  这或许就是经典带给人的多层次阅读享受。“侦探女王”每一次出手,都极为精彩,小说结尾的一句话,“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回去……”是结束语,更似对整个事件的呼应。

  未来才是最重要的,那过去呢?

  “我们必须追查,找出真相。”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公益
在“武林”里追光
读书是一种修合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