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洪斐
“护士姐姐,我现在呼吸一点也不困难了,都不需要吸氧了。”近日,在萧山区中医院19楼脊柱矫形科,来自西藏那曲的19岁小伙顿珠很开心,在经历三次手术后,他挺直了腰背,身高从原来的143厘米,“长”到了159厘米,足足增高了16厘米。
手术后,顿珠的状态一天天好转,人也变得开朗爱笑了。殊不知,手术前他还是一个不爱与人说话的小伙,身体上的异样让他很自卑。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摔伤让他的脊柱畸形程度变得更加严重,无奈当地医疗水平和家庭条件的限制,父母没有能力给小顿珠更好的治疗。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干预,随着年龄增长,顿珠的脊柱畸形角度越来越大,已经压迫了他的心肺,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就连走路都会呼吸急促。初中毕业后,顿珠只能辍学在家。
去年,区中医院援藏医生王青伟带队上门对当地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筛查,把“抬头挺胸”公益慈善项目带到了顿珠身边。王青伟给顿珠和其父母看了一段视频,里面有很多西藏患者重新挺起了脊梁,他们仿佛看到了重生的希望,毅然踏上了来萧的求医之路。
2022年11月16日,顿珠作为西藏那曲第四批脊柱畸形患者顺利入住区中医院,第一次离开雪山的怀抱,跨越3700多公里寻梦。
来到了萧山,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予顿珠家人般的温暖。医院脊柱矫形科主任李伟拿着他的检查报告看了又看,他说:“刚来的时候,孩子身高只有143cm,体重只有33kg,非常瘦小,身体条件比较差。而且他的脊柱呈严重折叠畸形,后凸角度达到了180度,可以说是我们目前碰到的后凸角度最大的患者,再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骨质非常脆弱,给手术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和挑战。”
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区中医院脊柱矫形专家、院长全仁夫的带领下,经过多次的多学科讨论,为顿珠制定了手术方案,决定分三期进行手术。一期采用头盆环牵引,对僵硬的脊柱进行一定的拉升,改善他的心肺功能;二期实施胸廓成形手术,改善他的胸部畸形;三期开展截骨矫形手术,挺直患者的脊梁。
由于患者脊柱呈严重的折叠畸形使脊柱变得非常僵硬,180度后凸角度意味着手术中需要截断的脊椎就越多,再加上先天性的椎弓根缺如等因素给术中置钉增加了难度,稍有差池,极易造成神经损伤,从而导致瘫痪甚至死亡。为此,区中医院院长全仁夫亲自“操刀”……
一次手术,一个难关,关关难闯,关关过。
在经历几个月的“蝶变”后,顿珠重获“抬头挺胸”的自信。他说:“出院后,我要继续读书,以后我也要做一名像你们一样的医生……”
“康复一人、帮扶一家、温暖一片”。从2019年开始,区中医院已对五批52名来自西藏那曲的脊柱畸形及骨病患者进行救治,他们中身高最高提升23cm。如今,这份幸运交接棒传递到了第六批患者手中,新一轮的圆梦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