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在就工业电子、半导体芯片封装、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等行业胶粘剂及密封胶相关高精尖领域进行合作研究攻关。联合实验室负责人表示,联合实验室于2023年1月成立,目前已申请了6个发明专利,并就各个研究项目积极开展合作研究。
除了目前已有的研究人员外,联合实验室通过自主培养、双聘培养、与企业合聘等途径,致力于形成一支由胶粘剂及密封胶产业前瞻技术高层次研究人才组成的创新队伍,目前正在培养3位专业硕士,通过企业导师与浙大导师共同指导的模式,让浙大科创学子从企业中了解实际产业与技术情况,并在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期间着手探索。
面向市场,依托“科学公司+企业合作”新路径,科创中心还按照市场技术需求布局团队,让科研项目精准捕捉市场空白,为科研人才实现创业梦,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如今,科创中心集聚了7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有多人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
培育战略性产业
“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是我们合力推动深层次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创新研究工作逐步成熟的标志。”聚焦新能源材料、功能新材料、生物新科技、智慧低碳物流战略赛道,科创中心与传化集团成立的科创—传化创新研究院以产业创新为核心,已下设四大相关创新中心,致力于关键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这只是一个缩影。瞄准未来领域,科创中心积极与萧山企业开展合作,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已建立联合研究院1家,成立联合实验室26个。科创中心主任杨建义表示,“我们将坚决扛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使命,聚焦国家所需、地方所盼、未来所向,加快产出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科创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
在推动高水平高质量成果转化上,科创中心牵头成立了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以及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电源管理技术创新联盟,为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开放共享、产业化人才培育提供支撑。同时,依托“前沿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科创中心还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赋能体系以及科技金融、科技孵化、科技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接下来,以江南科技城为支点,科创中心将充分发挥“北斗七星”创新联盟示范引领作用,在科技端有机联动西电杭州研究院、湘湖实验室,在产业端充分链接传化科技城、万向聚能城,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