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Z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试点探索”到“区域展开” “产改”不断走深走实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漏鑫瑞

  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

  近年来,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关爱技能人才的氛围愈加浓厚,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截至目前,萧山产业工人总人数超60万人,其中技能人才29.79万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10.77万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正阔步走在新征程上。

  “产改”不断走深走实,比学赶超蔚然成风。近日,杭州鄂达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鄂达先锋队等40个车间(班组),获评2023年萧山区工人先锋号;杭州山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种高速口罩机单片膜包装操作方法等30项操作法,获评2023年萧山区先进操作法;浙江叁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俞燕刚创新工作室等12个工作室,获评2023年萧山区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实干笃行  吹响“工人先锋号”

  此次被授予萧山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车间(班组),主要聚焦数字转型、服务亚运、共同富裕、新就业形态等领域,是推动萧山高质量发展的先进集体,也是展现一线产业工人形象风采的窗口。

  浙江省CMOS 集成电路成套工艺与设计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团队,在吴汉明院士的带领下,建设全国唯一的 12 英寸 CMOS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制造自动化软件系统的全国产化应用,推动产教研融合,引进培养集成电路制造领域骨干人才200余名。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运行团队坚持党建引领、融入大局、高效管理,组织开展场馆专题培训20余场、各领域岗位培训40余场,举行岗位技术大比武4轮,探索数智创新,推动降本节能,全力确保亚运筹办工作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浦阳传化共富项目专班径游突击队,致力于把浦阳传化共富项目打造成共同富裕新标杆的范例,目前项目已有明显成效——投资8000万元的和美乡村中心业已建成,275亩数智化产业一期已建成;通过成立经营乡村的共创产业公司,老街已引进签约5个生态项目;已成立全省首个村级公益基金。

  “铺路架桥”  培养高技能人才“集群”

  敢于创新,善于发明,是一线产业工人的“新名片”。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如何持续点燃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热情?

  作为全省试点,三年间,萧山从“试点探索”到“区域展开”,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到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强队伍、提技能、助成才,推动“产改”不断走深走实。

  为了助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今年,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在全区举办了20场技术比武,镇街、局开展技术比武107场,带动职工岗位练兵16万余人。如今,全区累计有1500多名职业技术带头人,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在2023年萧山区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上,孙叶江技能创新工作室位列其中。作为职业技术带头人,他是中国烹饪大师、改革开放40年浙江餐饮业卓越浙菜大师、杭州市高层次D类人才。工作室现有团队成员25人,潜心传统菜创新,专注萧山菜研究,出品的“越王城山东坡鸡”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名菜”称号,不断擦亮杭帮菜品牌。

  对产业工人而言,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为此,区总工会全面推进“产业工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8家新制造业企业为全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4所中职学校为“未来工匠培育基地”。充分发挥“匠心学院”阵地作用,构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工匠人才”三级培训培养体系。

  “萧山推进‘产改’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改革到了全面扩面、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工会将持续帮助广大产业工人“练内功、壮筋骨”,力争到2025年底,使全区产业工人技能人才达32万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12万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评
   第04版: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第05版:天下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广告
   第08版:财经
   第Z01版:萧山工人
   第Z02版:工会新闻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从“试点探索”到“区域展开” “产改”不断走深走实
我区举行劳动关系 协调员职业技能竞赛
区总工会专题学习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
“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 情暖一线建设者
“萧工学堂”工匠大课堂 匠心同圆亚运梦
凝聚榜样力量 “匠人沙龙”话“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