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靳林杰)日前,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15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名单,我区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名列其中。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在这里市民能获得什么?体验地是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体验馆为主题,进行自然科普和体验的地方,周边还有配套的室外体验场地。具体来说,就是有可供科普的体验馆、供室外实践的野外体验路线、供自然科学教学的研学课程,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区别于其他场馆的最大特征。
体验设施完善
和大自然浪漫邂逅
位于义桥镇云峰山的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有两处室内体验设施,分别是云峰山顶的生物多样性展陈馆与云峰山脚的云峰自然守护者之家。
展陈馆包含生态修复展馆、本土物种展区、科普教育体验中心、自然好物商店、游客接待中心、山中会客厅、植物学家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会议中心等室内场所,便于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和自然科普教育活动。
守护者之家通过在云峰村村民中心打造未来空间,围绕云峰村的竹文化、村落发展以及“退竹还林”的生物多样性提升内容进行“云峰 ·竹迹”展陈,从竹经济的过去以及未来方面,探索竹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议题,让当地村民了解寺坞岭生物多样性,让孩子们拥有阅读自然的区域,开拓生态及文化活动的空间。
“通过人工清理毛竹,我们开辟出8条林窗,让阳光回到地面,给予其他植物一定的生存空间,促进林下植物生长,提升竹林的生物多样性。”在竹林生态修复样地,参观者了解到竹林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模式、技术。
“生物多样性体验,重在体验,这种室外体验设施让参观者沉浸式地长知识。”寺坞岭生物多样性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体验地打造了包括生态茶园修复地、生态茶园导览解说体系、竹林生态修复样地、野花之路乡土植物游览牌、林间手作步道、苗木基地等户外沉浸式体验部分。
体验课程丰富
沉浸式感受生物多样性
目前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专业讲师开发了7套类型多样的体验课程,定期开展。
有探索型体验课程:无痕山林、Hike with Scientist;实践型体验课程:森林管理员、共建野花之路;宣教型体验课程:义桥子弟夏令营;休闲型体验课程:一日山中青年;生产型体验课程:茶园打理官,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验需求。
比如亲子可以体验无痕山林,徒步2—3小时的云岭古道,理解“无痕山林”的深层意义,了解山中本土植物,体验生物多样性之美。
对山中生活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一日山中青年,跟随山中青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体验山中生活与田地间的劳作,学习土地知识了解种植的魅力。
向往纯粹的自然可以选择Hike with Scientist,在与动植物专家同行下,通过多方位的观察自然,让身体感受温差、烈日和冷风,去关注树木如何生长、花儿如何开放,关心自然、关心自己。
不同的体验课程有着不同的时长,无痕山林、Hike with Scientist、一日山中青年、森林管理员、茶园打理官等体验课程在半天或一天内完成,义桥子弟夏令营体验课程的时长则长达一周。
在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该体验地也在深入挖掘云峰山生物多样性特色资源,因势利导开展特色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萧山乡土文化、民艺民俗、本土动植物,因地制宜发挥乡村生态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形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产品,产品变产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增值路径,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形成生态基础保障乡村振兴、生物多样性恢复带动三农发展的生态共富“萧山经验、杭州样板”。
短评
寺坞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入选省级名单,这对萧山市民而言是个利好消息,意味着萧山市民可以在家门口收获高标准的体验感。
体验地已经建好,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来到这里,寺坞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让更多萧山市民愿意带着孩子来这里“长知识”,需要有更多的活动和课程,让参观者不仅仅能够有初步了解,还能深入学习,让参观者来了第一次,还想来第二次。
寺坞岭的这种模式是值得探索的,萧山建设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但建好的同时要解好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引入更多人流。而持续性开展高质量活动,有规律地推出相关课程,或许是当下可以着手做好的,相信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能够迎来满满人气,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