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区绘好新时代平安和谐好“枫”景

唱好“三端”大戏 做实法律援助

  本报讯(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徐丹)“感谢援助中心和律师,我的理赔款都收到了!”前不久,在专职法援律师的帮助下,拿到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理赔款的葛先生,将锦旗送到了区法律援助中心。

  近年来,一面又一面的锦旗,是群众对法律援助前端、中端、末端“三端”服务新机制所给予的肯定——预防在先,做好普法宣传;暖心服务,办好桩桩案件;保质保量,助力纾困解难。以“法”为笔,弘扬“枫桥经验”,我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巧解“为民题”,努力勾画新时代平安和谐好“枫”景。

  法律援助“触手可及”

  “我家的租房合同都是免费下载的,打开支付宝,搜索‘公共法律服务’,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文书,合同模板就直接发到手机上了……”这段时间,家住衙前镇项漾村的项先生,逢人便宣传他的“新妙招”。

  之前,项先生把自建房空余的房间租了出去,对于签订合同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认知。直到有一次,他碰巧看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才学到了这个方便又靠谱的好办法。

  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近年来,我区不断增强普法宣传,将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流程、咨询电话及办公地点等信息“送上门”。同时,发挥新媒体优势,广泛开展专题宣传报道、主题法律知识竞答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我区还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和各援助工作站(联络点)作用,通过主动延伸法律援助服务链,让法律援助服务变得“触手可及”。截至今年12月初,区法律援助中心共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284件,认罪认罚法律帮助1668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已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7788人次。

  “帮帮团”送“及时雨”

  为1周岁的女儿争取到每月3000元的抚养费,对于来自贵州的小柔(化名)来说,之前只是个奢望。自从她走进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咨询后,在律师的帮助下,又重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2021年,年轻的小柔独自来萧打工,与老乡苗某相识相恋,并生下了女儿。可惜,之后两人因为性格不合分道扬镳,苗某去了建德打工,小柔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陷入困境。通过“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的政策,小苗苗的抚养费一案,直接在区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就受理了。很快,法律援助“帮帮团”的专职律师为她提供援助。在建德市人民法院,律师对苗某晓之以法、劝之以理,最终以调解的方式为孩子成功维权。

  法律援助“帮帮团”由多个维权小组组成,包括妇女儿童维权、老年人维权、刑事辩护等。“帮帮团”对各类援助对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宣传、代办法律援助、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等服务。今年1月以来,共参与办理上千件法律援助案件,其中,妇女儿童维权327件、老年人维权109件、刑事辩护259件,已为4121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为了让法律援助“及时雨”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我区不断深化落实特殊困难群体申请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免于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并结合经济困难状况诚信承诺制、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法律援助分中心受理审核、容缺受理等给予简化程序、提速办理,依法保障老幼弱残及特殊人员的法律援助事项“应援尽援”。

  对于案情简单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法律援助申请,我区积极开展援前人民调解工作,多元化解纠纷,多、快、好、省节约法律服务资源。在援助过程中,建立案件质量全过程监管体系,注重案件效果满意度评价,开展定期案件详情抽查,进行案卷质量同行评估,确保每个案子都保质保量,服务“免费”质量“不减”。

  我区全力推进“公证‘最多跑一次’率达60%”“全省通办公证事项80%”“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等民生实事项目。今年1月至11月,湘湖公证处“最多跑一次”办件数8866件,占总办件数的82.74%;截至11月底,在线统计群众满意率达99.84%,回访满意率达100%;累计办理法律援助市域内通办案件120件,通办率保持100%。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影像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萧山记忆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教育
“冬季行动” 剑指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唱好“三端”大戏 做实法律援助
区慈善总会首批爱心物资星夜驰援甘肃
扶残助困促民生 件件实事暖人心
市文明办来萧慰问道德模范
落叶“雕塑” 亮相湘湖
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