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陈燕 杨璐)山楂健脾开胃,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市民小菲就是山楂爱好者,半个月前,她买了一盒山楂,想用山楂来开开胃。空腹时吃了十来颗,谁知,吃完胃就开始闹腾起来,隐隐作痛。为此她还吃了一周的胃药,但是胃痛的情况一直未好转。
于是,小菲来到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在医院的内镜中心做胃镜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胃里有一大块形状怪异的黄色石头,还伴随有胃体、胃角等多处溃疡。一把山楂吃伤胃,她也因此找出了近期胃疼的元凶——胃结石。消化内科郭锋主任在胃镜下为她进行“胃内碎石术”。经过治疗,小菲的胃结石全部被粉碎,粉碎后的结石可自行排出体外。
胃结石是在胃内形成的异物凝结成硬块,又称“内源性胃异物”,它既不能被消化,也难以通过幽门排出体外。它可分为植物性结石、动物性结石、药物性结石、混合型结石四类。
其中,植物性胃结石最为常见,多因空腹进食大量的山楂、柿子、黑枣引起,由于这类果实内含收敛性很强的鞣酸(尤以未成熟的果实含量高),鞣酸与胃酸接触后形成鞣酸蛋白,很难溶于水,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结石。
对此,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诸晨辉表示,胃结石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但目前也呈现年轻化趋势,接诊的胃结石患者年龄最小的30岁出头。
诸医生说:“胃结石的典型症状是腹痛、上腹部不适、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结石形成后,对胃壁产生压迫,从而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可能引发胃黏膜溃烂甚至穿孔。胃石进入肠道还可能引发肠梗阻。”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胃结石的发生?对此,诸医生给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1.避免空腹食用山楂、柿子、黑枣等食物。
2.要酌情掌握食用量。老年人和消化能力较差者需要特别注意,一般山楂每次不要超过5颗,柿子不要超过1个,而且不要连续每天食用。此外,山楂等果实的熟制品(如山楂糕)是很好的替代选择,既有丰富的口感,又避免了直接食用果实的一些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