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姑娘晒自家庭院一幕 听说是过年标配 你家准备得怎么样了?

  ■记者 林青颖

  连续的晴天,让人心情都好了不少。

  虽然离过年还有一个月,萧山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搞起了“氛围感”。最近,有网友晒出了自家制作的酱货,腊肉、酱鸭腿、香肠……隔着图片,似乎都能闻着那股酱香味。

  正是在这种由时间和酱料催生出的咸香美食加成下,萧山的年味渐浓。

  酱货一晒 就感觉要过年了

  徐金燕是萧山所前人,酱货是她家里过年的必备项目,由母亲一手操办。自己虽不会做,但从小在旁边耳濡目染,对于制作过程,她也说得出一二——

  鸭腿是从新街长山进货的,鱼肉和灌好的猪肉都是从附近农贸市场里买来的,回家后,母亲会把这些原材料处理干净,再买回花椒、桂皮等香料,倒上生抽、老抽调制,这道工序决定着腌制后的口味如何。

  这之后便是晒太阳,将浸润在肉里的油晒出。

  “第一批酱鸭腿家里已经吃上了,味道不错,我一顿能吃好几只。”徐金燕说。见家里人爱吃,母亲元旦前一周又做了第二批酱货,准备过年的时候吃。

  “一做酱货,就感觉马上要过年了。”这几天天气好,徐金燕就爱坐在庭院里晒太阳,在阳光给予的温暖体感和呼吸间若隐若现的酱货香味中,她有了一种年末独有的松弛感,“辛苦了一年,马上就可以停一停,休息一下了。”

  人情味 是最深的年味

  这样的松弛感也是徐金燕随年龄增长后,对过年感受的变化。

  存于童年记忆里的春节,于她而言,是走亲戚能见到同辈的兴奋,是穿上新衣服的喜悦,也是吃到美食的满足。

  长大后,兴奋少了些,对过年,她多了些“好好休息”的盼望。

  她坦言,这更多是心态上的变化。“其实老一辈的人,他们感受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过年的时候,他们需要参与的事情和以前一样没有减少,而年轻一代,像我们,我小时候期待过年,一个是热闹,还有是难得能和一些同辈相聚,但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平时就能约出来聚会,包括吃的穿的玩的,都不再是过年的专属,所以会觉得过年没了小时候的味道。”

  这并不意味着年味越来越淡。

  “前几年疫情可能走亲戚少,但放开之后,包括祭祀、去庙里、吃年夜饭等习俗又慢慢恢复了。”往年,家里走亲戚时需要备的物件都是她母亲去萧山商业城或超市里采购,今年,她也加入到了这件事中,“说说加入,其实就是让妈妈列个清单,我去网购,让她轻松一点。”

  采购时,她才发现,走亲戚要准备的东西真不少。根据各家情况,拿的礼物也不同,若是长辈,她需要购买荔枝、桂圆等干货,若是这家有孩子,还需要买牛奶、酸奶或是其他零食大礼包,此外,还有烟酒、保健品……采购前,她需要提前算好各家的长辈和孩子人数,确认每个礼物的数量。

  传统或许会变,但只要人在,只要相聚,人情味就在,情感的纽带就不会断裂,年味就依旧会延续。

  过年“玩法”越来越多

  徐金燕感慨,这些年,她感觉过年的“玩法”越来越多,地域不再局限家附近。去年,她就带着一家人去南京玩,“今年要走亲戚,可能会考虑初三之后出去看看。”

  不仅如此,她还发现,以往过年街上冷清的模样不再,即使去商圈,她也能找到地方吃饭、看电影……且有了交通工具,出行也更加方便,过年也有更多可去的地方,例如杭州周边、绍兴等。

  “你可以去爬山,北高峰那拜拜财神,也可以去千岛湖包个民宿玩,还能去鲁迅故居逛逛,再去吃吃美食。”年轻人相聚,总是会有“新鲜”的想法,“老一辈有他们过年的过法,我们也有自己的玩法,就不一定非得在家里面。”

  萧山当地年味活动也不少。

  “像楼塔、南阳一片,也会有自己一些古色古香或是地方特色市集、活动,我也会去看看,这种也是过年的氛围和形式,去不同的地方采集不同的年味。”徐金燕说,最大的不同,是相聚的人不同,从朋友变成了家里同辈。

  你是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年味的?今年过年,你有什么打算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评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来自“中年少女”的自我修炼
萧山姑娘晒自家庭院一幕 听说是过年标配 你家准备得怎么样了?
让爱延续 她用点滴善行播种“爱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