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美琳)自7月以来,炎炎烈日持续霸屏,把萧山人烤成了“烤饺”“煎包”。高温天气也催热了防晒经济,大街小巷的“防晒悍匪”多了起来,手持遮阳伞、身穿防晒服、面戴“脸基尼”,再配上一副太阳镜……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几乎个个全副武装。
今年夏天,防晒用品市场有何趋势?记者走访了“JAN’M简茉”美妆专柜、屈臣氏、盒马超市等店铺,发现货架上各类防晒霜、防晒乳以及防晒喷雾等“软性防晒”已经摆在了显眼位置,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店员告诉记者,当前正处于防晒化妆品的销售旺季,儿童防晒喷雾也很受家长们青睐,不少已经销售一空。
而正在选购商品的“防晒狂人”小姚表示,自己以前只会涂防晒霜,最近开始“软防晒”和“硬防晒”两手抓,手、腿、脖子上喷防晒喷雾,脸涂防晒霜,防晒指数都是50+的;还要戴上云朵帽、“脸基尼”,穿上到脚面的长款防晒服、防晒手套,这样才肯出门。“我可是做了很久的防晒功课呢!一套下来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为了美、皮肤不晒伤,值得。”
小姚说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防晒需求逐渐从户外防晒向日常防晒转移,使用需求也开始呈现精细化趋势。
比如,针对防晒霜、防晒乳等“软防晒”产品,很多人较为注重防护、保湿、控油等功效。为此,许多品牌在防晒+护肤、防晒+彩妆、防晒+身体护理等方面不断发力,融入了水感科技、可降解成分等“黑科技”,力图满足人们通勤、旅游、露营等多场景需求。
而对于防晒衣、防晒帽等“硬防晒”产品,各大品牌推出了防晒手套、防晒衣、防晒帽、太阳镜、口罩等各类花样,主打一个“从头防到脚”,而且在时尚度上也“卷”出新高度,使用场景正在从“泛户外”变成生活日常。
在萧山银泰蕉下品牌店铺,顾女士左挑右选,为自己买了一件轻薄修身的防晒服,“这件颜色很‘莫兰迪’,当外套、空调衫也不会突兀,而且穿上去很舒适清凉,在炎炎夏日也不会觉得闷。”
而她女儿则对着一个新款银色防晒套镜爱不释手。“这个可折叠防晒套镜是我一直想买的,克重很轻,直接套在眼镜上就可以,而且设计很独特,有种AI机械姬的感觉,很酷很赛博朋克!”
一旁的工作人员表示,一般从5月开始,防晒产品就进入销售高峰,最近卖得最好的,不外乎有几大特征:防晒指数够、设计上有巧思、面料轻薄有凉感。“比如这种卖得很好的凉感纤维防晒衣,我们推出了修身短款、常规长度、中长款、长款、分体款式,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防晒不再是女性消费者的专属标签,不少男同胞也褪去了“防晒羞耻”,大方进店选购防晒用品,“平时会戴墨镜,或者蹭老婆的伞,今天给自己买了防晒套袖、防晒服。紫外线这么毒,别晒伤晒成黑炭才是硬道理!”一位正在结账的男士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