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张科顶
整理内务“卷”出新高度、擒敌拳表演像模像样、小脸蛋黑了些但眼神变得坚毅……10日下午,萧山公安第十一届“杭萧钢构”小警察夏令营一期结营。连续“火”了11届,这个夏令营为何这么“热门”?也许,从长大的“小警察”身上,可以看到“薪火传承”的意义所在。
探寻“平安密码”
忙碌的公安工作,常常会占据警察爸妈陪伴孩子的时间。暑期来临,照管孩子也成了难题。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知道“守护大家”的重要性,但也会对父母的工作环境产生好奇,甚至对这份忙碌多有不解:“你们平时究竟在忙什么?”
为此,萧山公安推出了小警察夏令营活动,既能帮助民辅警纾困解难,也能引导孩子们对父母工作多一份了解和体谅。
“我知道我爸爸很酷,但今天看到这么多装备,感觉更酷!”来到巡(特)警大队,8岁的朱易对爸爸的工作环境又进一步加深了了解。特警装甲车、水炮车等特种车辆,让人目不暇接;擒敌拳、无人机表演,令人大开眼界。烈日下,“小警察”们匍匐前进、奔跑上坡、越过障碍,奔到终点时已经满头大汗。锻炼意志和爆发力的轮胎训练,让朱易体验了一把爸爸平时的训练强度,“真不容易,感觉爸爸和同事们都很辛苦!”
在模拟勘验现场,“小警察”们在法医的带领下,探索“小指纹”的“大奥秘”。从研究指纹的纹路、特点,到动手提取指纹……平时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自己亲手做实验,还真是新鲜。华逍遥兴奋地对身边的伙伴说:“看来破案真的需要细心和耐心,才能在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
在职业体验过程中,“小警察”们对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岗位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在萧山消防大队,大家体验了消防车喷水、登消防云梯等趣味活动,了解了各种消防车辆和器材,增强了防火防灾的安全意识;在区第三自来水厂,大家见证了“一滴水的洁净之旅”,强化了节水意识;学习传统扎染技术,大家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几天,警察爸妈还收到了孩子亲笔写的“家书”,他们讲述着新奇的体验,也对父母忙碌的工作多了敬佩之情。“孩子更懂事了,这个活动真是办到我们心坎里了!”不少民辅警在微信朋友圈发文,为这个爱警暖警的活动大力点赞。
“营员”成了“教员”
从第一届夏令营开始,那些曾经稚嫩的小营员们,如今也已长大成人。他们有些已经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也有的收到了警校的录取通知书,即将踏上期盼已久的新征程。
曾参加过第一届小警察夏令营的楼灿阳,目前是北干派出所的民警。他的父亲是衙前派出所民警楼欢明。从警3年,楼灿阳和父亲并肩战斗,各自守护一方平安,已参与办理各类案件400余起,多次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从“萌新”成长为了办案能手。
从“营员”变为“教员”,陈景天也颇有感触,“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初的影子。”他曾参加过两届小警察夏令营,并通过努力考上了浙江警察学院。他明显感受到孩子们短短几天所发生的变化。孩子们刚入营时,他忙着哄娃、抱娃,安抚他们。而当孩子们换上黑色训练服,在高温下站军姿,学习擒敌拳时,又流露出不服输的劲头,努力坚持了下来。
对于孩子们来说,每一个敬礼都是敬畏,每一次坚持都是蜕变。当问起这个“难忘的夏天”留下了什么?他们的答案如出一辙——经历过磨练,收获了自信,小小的心田里,开出了“勇敢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