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美琳
15日,萧山正式入伏,高温热浪奔涌而来,局部气温可达40℃。烈日苦夏,不少市民都倾向于点外卖解决伙食,外卖订单更多了。那么日头最毒的中午,外卖骑手们都怎么度过?工作状态、纳凉情况如何?
下午一点半,太阳正发威,此时接近“外卖午高峰”尾声,灰白的路面空荡荡,偶尔有或黄或蓝的身影在层层热浪里穿行。
记者来到萧山银泰百货东侧的金帝融泰城。平日里,这里经常能看到骑手从餐饮店匆匆进出、脚步急促,像极了勤劳的蜜蜂在蜂巢旁飞舞,如今,空地上只有电动自行车,骑手们则躲进阴凉处,要么聚在旋转阶梯背面纳凉,要么在负一楼的角落里“席地而眠”,身下只铺一层布袋。
34岁的骑手杜保华说,订单高峰时段是10:00-13:30,之后是16:30-24:00。下午空余的三个小时,他们经常在此处席地而坐,歇着、等着,聊聊天,刷刷手机。
有时候他们也会去附近的便利店、咖啡店小憩。美宜佳便利店有三四个板凳,经常有骑手在此处短暂休息。“实在热得受不了,想眯一会儿,就进去买个包子、买瓶水坐下,顺便对付几口解决午餐。”杜保华说。
这群骑手的防晒穿搭分为三大门派:T恤短裤拖鞋,不刻意防晒,主打一个随性方便;黑色防晒裤+冰袖,防晒指数三颗星;防晒口罩、脖套面罩一体式、防晒衣、长裤都穿上,主打一个“从头捂到脚”。
杜保华就是“全副武装”型。他解释说是自己容易光过敏,前两天没防护好晒脱皮了,这才遮挡得严严实实。而一旁的骑手则表示,穿得厚实防住了太阳,防不了中暑:“最好就是穿防晒冰袖,把脖子护上。每天出门带上大水壶和毛巾,热了就喝点水,车闸烫手了就用湿毛巾擦擦,降降温。”
高温天是外卖旺季,但同样是外卖骑手的“渡劫季”。不少消费者反映,最近外卖接单速度变慢、预计送货时间拉长。
消费者不愿出门的季节,又有多少骑手是心甘情愿接单的呢?骑手黄明曾经被平台从3公里以外“调配”过来,跑一个超市的配送单。“那天送的是一大袋子冰镇啤酒,要爬六楼,只赚了5块钱,怪不得没人接单!”
黄明表示,很多人不愿意跑午后的单子。“还不是最热的时候,高温补贴还没领过。大家都想中午歇歇,尽量昼伏夜出,晚高峰一口气全挣回来,有的甚至跑到凌晨三四点才停工。”
不少骑手隔一会儿就刷一刷接单界面,希望能“蹲到”一个远距离单、顺路单。“最近单子多,但是大单很少,基本都是分散的四五块钱的小单子,除非有顺路的两三个,才会接单。”黄明打开接单页面,上面基本都是在5公里以内的派送订单,价格从4元到7元不等,很少有超过10元的,“所以大家都在等,跳出一些合适的才一把收了。”
工作了9个小时的骑手小田,共跑了23单,挣了140元,喝了3瓶矿泉水。汗流浃背的他,在“沙县小吃”吃卤肉饭时,突然刷到一个7公里25元的单子,赶紧抢了单,“这种单子就像游戏里的SSR卡,可遇不可求,睡不了午觉也值得。”
一家面馆的老板表示,因为最近骑手变少,有时候餐品都是自己顶着大太阳去送的,耳朵脖子都晒疼了,真真切切感受到送外卖的辛苦,“有几次我因为不熟悉小区,还跑错了位置,想想那些外卖小哥,如果超时了送错了就白干了,真的不容易。”
好在酷暑之中,理解和关爱带来了一丝清凉。这几天,小田被打赏了好几次,有时还会收到几瓶绿茶,以及“天太热,外卖小哥慢慢送”这样暖心的留言。而7月起,在瓜沥坎山下街市场、益农镇学工路街头等地,也陆续多了许多“清凉驿站”“爱心冰柜”,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冰饮。
“大热天的,路过就能喝上免费的冰水,骑手群也会交流告知一下驿站的位置,大伙心里头都挺感动的。”杜保华说,“户外工作的都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防护,别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