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85后”郦诚亮:

“传承技艺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非遗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郦诚亮

  ■文/摄  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陈翊

  秋意盎然,车子驶进浦阳镇灵山村,仿佛进入了现代版“桃花源”。村落静谧,墙上的诗画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非遗馆、泥塑学堂、文化礼堂等点缀其间,氤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非遗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郦诚亮的工作室,就静静坐落在这里。每天清晨,他从城区驾车近一小时来到这里,远离喧嚣,潜心于技艺的传承与研究。“南宋官窑瓷制作是个苦行业,但因为我喜欢,就会把这门技艺的传承当作一辈子的事业。”

  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

  文化传承步履不停

  今年38岁的郦诚亮,出生于萧山的一个陶瓷世家。他的父亲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郦越宁,曾在杭州瓷厂工作。瓷土是郦诚亮儿时最好的玩具,耳濡目染之下,年少的他就知道了南宋官窑的许多工序,比如捡料、揉泥、拉胚。

  2019年,郦诚亮继承父亲遗志,来到浦阳镇灵山村,在浦阳镇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郦氏南宋官窑工作室,将这里打造成为学、践、赏合一的非遗体验点。

  工作室空间不大,一台球磨机、两台窑炉、几十袋原料石……研学中心内,配备了与南宋官窑设计制作流程配套的“精简版”设施设备,还按照不同工序划分了区域。在制作区,两名学徒正在郦诚亮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对一批香器进行修坯。

  南宋官窑瓷制作极其复杂,包括捡料、拉坯、修坯、窑烧、施釉、出窑等72道工序。“以前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个大车间,现在72道工序全部浓缩在一个地方,主要是方便大众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郦诚亮带记者参观了一圈,“这些都是制作南宋官窑的原矿原土。”他指着角落里堆放的石头说,“从原料到烧制成型的整个过程,大家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并亲身体验。”

  当然,想要烧制出一件满意的官窑,也是不易的。“用我老爸的话说,‘要学会品味孤独’。”郦诚亮解释说,官窑制作耗时耗力,必须“耐得住寂寞”,保持高度专注,比如烧窑,十几个小时的烧制,需要全程观察火焰、温度和窑内气氛,稍有疏忽,烧过头或断火,整窑的品质就毁了。“作为传统工艺人,只有每个环节都投入120%的心血,才能烧出理想中的官窑作品。”

  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郦诚亮继续传承和传播这项非遗技艺。在区镇两级支持下,他的工作室常年对公众开放,许多人来这里学习理论知识、亲手制作瓷器、品鉴大师作品。他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展览、展示、博览等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性宣传、普及活动,对外展示南宋官窑这一萧山文化名片。同时,通过工作室授徒传艺,培养了30名能够独立完成流程操作的社会青年,为乡村振兴和传统技艺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让帝皇瓷走进寻常百姓家

  推动非遗融入生活

  一叶“小舟”悠悠漂浮,“莲蓬”轻盈点缀,细看之处,还能插上香枝。眼前的这件作品,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还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底蕴。

  这是郦诚亮最新开发的非遗文创旅游产品——南宋官窑香器。最近,他从跨湖桥遗址等文化符号中汲取灵感,探索开发一些具有南宋韵味、萧山元素、湘湖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非遗保护传承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以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为例,存在经济效益低下、费时费工效率低、文化认同缺失等挑战。让非遗融入生活、走市场化道路才是“最优解”。

  “我们也在走市场化道路。一方面与西泠印社、大道造物等文博机构合作,联合开发一些高端文创产品;另一方面结合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推出价格亲民的实用器,如茶具、香器、花器等,让南宋官窑这种帝皇瓷走进寻常百姓家,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观赏瓷或艺术瓷,让它具有活力地传承下去。”郦诚亮介绍说,目前,文创产品销售以企业定制为主,不单独零售。

  郦诚亮的工作室还是首批萧山区非遗工坊,目前共有8名成员,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占大多数,在特定工艺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工坊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虽然规模不大,但这种模式既能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又能为灵山村经济发展牵线搭桥。

  从业 20 多年来,郦诚亮对非遗传承这份事业愈加充满信心:“现在区里对非遗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主管单位都推出了相关政策和优惠补助,这不仅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开展文化推广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公益
   第07版:生活
   第08版:财经
“传承技艺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我区开展集体观影礼遇美德标兵和“萧山好人”活动
村社头雁学习交流 和美乡村建设心得
人大代表议事会 巧解群众困难事
我区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凌国泉:贡献法律专业力量 践行委员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