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郁海琦:创新服务模式 暖心服务托起残疾人的幸福梦

  ■文/项亚琼

  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在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总有无数的自强模范、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团体与我们“一路同行”。区人大代表、邻家联合医院总院长,北干街道广德社区残疾人康复站负责人郁海琦,是一位心怀大爱的助残先锋。自投身公共服务领域以来,一直致力于残疾预防、精准康复、康养医护一体化服务工作,并在残疾人辅助就业、技能培训、社会融合、照护托养等方面做拓展,特别是在推动社区康复、居家康养等领域作出了诸多探索。

  “康养医护一体化”服务

  让残疾人受益

  “多亏有了你们的照护,让我们娘俩的生活重新看到了希望。”今年47岁的许女士患智力一级残疾,平时里全靠年迈的母亲照顾。因为收入有限,没法请保姆上门长期照料,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的助残一体化服务团队连续、定时上门服务,为许女士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家人减轻了不小的负担。自2022年正式启动运营以来,北干街道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以小规模、多功能、嵌入式为特点,受到了小区及周边老人的广泛称赞,也成为萧山在老有颐养领域的创新探索。

  “两年多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康养联合体服务的模式和内涵,力争让更多残疾人的生活更有保障。”广德社区残疾人康复站负责人郁海琦说。2018年,郁海琦从公立医院辞职,瞄准康养结合、医养结合服务领域,继创办杭州萧山邻家联合医院后,又将目光聚焦到社区居家康复护理领域。广德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依托邻家联合医院资源,以康养联合体为枢纽、辐射赋能周边日间照料中心,上门提供包括康养医护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生活链接服务、适老产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等在内的一站式全链条康养服务。并组建共享管家、共享服务团队,共享24小时客服中心、共享智慧平台,可随时上门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聊、康复医疗、个人护理、助洁助浴、24小时一键守护等服务。

  在实践过程中,瓜沥镇邻家联合医院作为萧山区残联康养一体化首个试点,郁海琦带领团队协助区残联制定“康养医护一体化”服务标准与流程,并参与设计搭建萧山区残联数智驾驶舱,通过数智化平台建设,实现对残疾人功能状态的分类,精准掌握残疾人服务需求,根据残疾人群“一人一档一码一定位”,让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上门完成居家康复,解决紧急事件和实际困难,做到智能物联全天守护。

  康复服务进乡村

  让残疾群众更暖心

  随着广德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运营的日渐成熟,目前郁海琦团队先后在瓜沥、临浦、所前、党湾、浦阳等镇街设立了嵌入式康养联合体,将服务深入到广大农村,惠及更多残疾人。

  家住瓜沥镇万安村的老林患有视力二级残疾,他的妻子患有肢体三级残疾,父母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屋漏又逢连夜雨,他的妻子在一次意外后瘫痪在床,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压疮。这一意外,让整个家庭失去了平衡,困难像潮汐般一浪又一浪。在了解到老林一家的生活状况和实际情况后,郁海琦带领瓜沥镇社区康复站(邻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上门评估,并让老林妻子入院治疗3个月,还免缴了其所有医疗、照护和餐费。出院后对照残疾人社区“康养医护一体化”服务标准,继续跟踪居家服务,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后续服务和治疗,并鼓励他们要重拾信心,乐观面对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老林一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轨,重拾了对未来的信心。

  像老林一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区残联‘康养医护一体化’项目的运作下,社区康复站的工作人员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全面评估、建立数字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定期上门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和生活照料。”郁海琦说,“通过‘康养医护一体化’,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从瘫痪在床到可以自行轮椅转运、更多残疾人能做到生活自理,甚至回归工作和社会,解放残疾人家庭,造福社会。”

  在助残的道路上,郁海琦坚定而执着。“用善心,做善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郁海琦经常说的话,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残疾人点亮希望的灯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太阳花
暖心! 葡萄架小公园里多了56把新座椅
南阳记忆展陈馆入选 浙江省第三批乡村博物馆
“家风”带“社风” 衙前大力推动清廉家风建设
我的“公园”我做主 幼儿园里开了一场“项目招标会”
“双茵荟萃”
我区查处一辆非法流动加油车
报警有人“出老千” 反被警方“一锅端”
郁海琦:创新服务模式 暖心服务托起残疾人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