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祝春 汪观能 徐寒
民营企业是萧山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不仅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更是与萧山共生共荣、彼此成就的命运共同体。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们企业在萧山”全媒体微访谈,深入企业,聆听萧山企业家们的创新实践故事。本次专访的是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恒。
记者:蔡总,刚刚我们感受的大概是几级地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可以让建筑物安全抗震?
蔡志恒:刚刚感受的是8级地震。这是国内首个三层地震体验区,主要是通过钢结构来打造一个更安全的房屋。因为钢结构具有很多优势,第一是延性非常好,钢结构能吸收地震能量;第二是钢结构的自重轻,在同样的情况下,承受的地震力要比传统的房屋少很多。杭萧钢构通过多年的积累,打造了自主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叫钢管混凝土束组合剪力墙体系,它是通过钢结构剪力墙来替代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结合H型工字钢梁,结合楼层板以及配套的装饰、装修材料形成一个完善的建筑产业体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住宅采用钢结构来实现,包括绿城柳岸晓风、滨江新翠澜庭,包括万郡大都城100万平方米的整个小区,全是用钢结构来建造。
记者: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提到杭萧钢构,第一反应就是一些城市地标。有句话叫做城市地标看杭萧,像“深坑酒店”、杭州世纪中心等,像这些地标建筑的建设难度在哪里?
蔡志恒:杭萧钢构立足萧山、布局全球,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产品销往全球各地,遍布40多个行业、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也承接了不少的标志性建筑,像山东第一高楼——428米的山东国际金融中心,西北第一高楼—— 498米的国际丝路中心大厦,还有310米的杭州世纪中心,是目前杭州建成的最高建筑 。杭州世纪中心中间的这个H型悬链是整个结构中难度最大的,也是点睛之笔。这个悬链在国内,包括国际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它是世界级的难度,对于生产精度、安装精度要求都非常高。这么大体量的建筑,钢结构的精度是毫米级的。
记者:杭萧钢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动作?
蔡志恒:杭萧钢构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驱动型企业,我们一直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方式,通过打造智能生产线、信息化协同平台等,建造以数据为引擎的绿色未来工厂。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16条智能生产线投产。今年,杭萧钢构入选了工业互联网平台500强,位列第106位。我们打造的信息化协同平台也入选了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工业化互联网平台集合了杭萧钢构这么多年的行业经验,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全过程覆盖,从钢结构设计到生产、施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此外,我们旗下全资子公司万郡绿建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交易平台,可以实现4个功能:实时交易、实时竞价、招投标和自助下单,它为供需双方打造了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交易环境。杭萧钢构开创了多个行业第一,是住建部首批建筑钢结构定点企业,是国家首个住宅产业化基地。杭萧钢构也一直非常注重研发投入,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产学研合作。公司目前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主编、参编国家各类标准规范100余项,获得的专利有600余项。公司的第三代住宅体系钢管混凝土束组合剪力墙体系是有专家认证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际上,现在中国的钢材生产水平,包括钢材的加工水平跟安装水平,是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的。现在杭萧钢构还同时拥有欧标认证和美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