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寺小学502班 郭艺游
指导老师 吴瑛娜
我的外婆家在一个小山村,村子位于群山环绕的水库下游,依山傍水。只要放假了,妈妈就会带我们去外婆家。从我有记忆开始,在外婆家的日子里很少见到外公,只有到了吃晚饭时间,才有可能见到外公。要是赶上忙碌的日子,我们几天也见不上外公一面。
总是问
“外公怎么还不回来?”天黑了,我总是问总是问。
“外公去哪儿了?”一大早,我又总是问总是问。
妈妈带着我上车:“走,我们去田野里找外公!”
车子沿着柏油马路朝村外开去,马路一侧是山溪,另一侧是稻浪翻滚的田野。几里之外,终于在一片金黄的稻田中央,看到了外公——头戴斗笠,身穿旧旧的蓝布衫。
“田埂”宽
田野里的路不是我想象中的窄窄的田埂,纵横交错的车行道路把稻田分成规整的方块。“外公,书上说稻田间的田埂是很窄小的。您的稻田里,怎么田埂这么宽呢?”我好奇地问。
外公的手指向远处的稻田:“你瞧,那是什么?”循着外公手指的方向,我看见稻田中央,车子开过的地方稻田变成了平地。
“我知道,那是收割机!外公,我说得对吗?”外公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脚下的道路这么宽,是为了让插秧机、收割机、运粮车都能够畅通无阻地开到每一块稻田。”外公哈哈大笑起来。这时,一辆运粮车开过我们面前。外公告诉我,运粮车开到前方的烘干房,过一晚上,稻谷就全烘干了。
“凤凰”飞
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对外公的最高赞誉。我跟着外公“巡田”,外公会耐心地教我识别稻谷的成熟程度,告诉我哪些稻穗饱满,哪些还需时日,需要更多的阳光和雨露。
“外公,稻谷怎么还有其他颜色呢?”正说着,舅舅手持遥控器已经走到了我们身旁。无人机在稻田上空盘旋许久后,在我的脚边稳稳降落。我看到舅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照片——稻田里有一对展翅欲飞的凤凰。
舅舅骄傲地说:“外公可是新时代的农民,为了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冒着稻谷减产的风险,也要在稻田里种下两只‘金凤凰’哩!”说着,舅舅放大无人机拍摄的照片。“看,今年外公还在这一片稻田里养起了甲鱼呢!”
外公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那些关于土地、关于坚持与希望的故事。稻花香里,不仅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教会了我,无论多么艰难,只要脚踏实地、勤奋耕耘,总会有收获的一天。那些故事都随着稻谷的生长,深深植根在我的心中。
我的外公,就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他的身影,就像那稻谷一样,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壤里。他的稻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承载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浙”里追寻属于自己的“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