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颖华 通讯员 沈洁琼
近日,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隆重举行。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科学家,包括1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50余位海外顶尖科学家、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及资深科学家、约100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等,共赴这场科学界的盛会。其间,湘湖未来学校九年级学生李安欣参加了该论坛的标志性活动——“科学T大会”。
通过层层遴选拿到入场资格
据了解,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强调“与顶尖大脑一起,共同思考全球关注的科学问题”,激发青少年对全球重大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顶科思维”及“实践能力”。大会面向全国热爱科学、参与科学研究的中学生发出邀请,通过全国海选、初筛、终审答辩环节,评审出优秀中学生发放入场券。全国仅有100名青少年获得入场资格,李安欣就是其中之一。
要想拿到入场券并不容易,李安欣为此做足了“功课”——她需要通过海报、演示文稿、模型等发表解读思路或解决方案。因此,在拿到课题后,她找老师、同学,一起探讨题目;在图书馆查阅书籍,了解AI的发展历史;在电子阅览室,与各种有趣的AI对话;邀请英文老师成为她的智囊团,准备英文发言稿……最终,她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通过遴选,成功迈入这一高规格论坛。
与“顶尖大脑”一起探讨科学
大会分“科学第一课”和“桌布论坛”两个环节,围绕生命科学、智能科学、物质科学三个学科,以“创新·应用·责任”为导向,共同探讨生命起源、人类未来、物质无限这三大挑战性话题。
论坛现场,李安欣见到了多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聆听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与他们一起研究课题、展望未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教授;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盖姆教授……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依次上台分享,鼓励孩子们提问。李安欣也主动举手交流,松弛有度的学术氛围让她印象深刻。
同时,李安欣所在小组与1998年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迈克尔・贝里教授、人大附中教授和青年科学家同桌,共同讨论课题——“人类未来:如何实现AI公平,构建人与智能机器和谐共存的未来?”他们将问题拆分,并展开交流。“现在的AI需要通过反复描述,才能得到个性化结果,那是不是可以产生个性化数据库,更快速地反馈结果呢?”“在AI接收大量信息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是不可控的,我是不是可以产生相应的措施来规范AI?”“无法掌握AI,人工智能的黑箱问题就是无解的吗?”……小小少年们,探讨着人工智能的专业理论和实践;专家教授们则认真聆听着他们的“奇思妙想”,时不时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探索科学。
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再交流
这次活动让李安欣收获满满。活动结束后,她感慨道,整个论坛现场都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作为创造未来的一代,一定不要让语言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
她还说:“论坛中,科学家们不仅仅介绍课题内容,也讲了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告诉我们优秀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些宝贵的分享对我启发非常大。最重要的是,我开阔了眼界,有那么多同龄人在做那么多专业课题,让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了具象化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对于李安欣的这次参会,班主任杨谢天老师并不感到惊讶。杨老师提到,李安欣对科学展现出来的兴趣,是有目共睹的。学校出现了新教室、“新玩具”,她总要去摸摸门道,比如,湘湖未来学校的C919飞行模拟器、卫星测控实验教室等;科学老师组织的有趣活动,她总是抢着参加,比如,到湘湖边监测水质,在晴朗的夜晚观测星空……“只要有准备,世界就在脚下,我们的孩子就能自信、从容地站上属于他们的舞台。”
李安欣说:“我会继续努力,期待下一次还有机会参加,我想带着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