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近日,为期3天的萧山区首届卓越工程师省外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学习在重庆圆满完成。该次重庆之行,为工程师们开设了交叉学科、党政通识、科学与哲学三门课程。
在标杆企业访学期间,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题,工程师们还深入探访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走进实地“看成果、听经验、学思路”。
卓越工程师作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卓越工程师培育工作的重要部署,重点围绕萧山区“2+3+X”新制造业体系开展,以“产才教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为思路,梯次培育一支衔接紧密的工程师队伍。
补齐工程师队伍短板,对推动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改革,形成让产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市场化思维破解企业难题,让创新创业者留在萧山、融入萧山,实现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某种角度看,补齐工程师队伍短板,是我区“生态至上”的体现。
比如,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工程师们近距离参观了全球首个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见证了长安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征途中,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通过实地探访,不少工程师表示,“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入汲取了长安汽车在数智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及自动化生产方面的前沿经验。这里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确保了装车过程的电子化指导与精准管控,对我们自身的工作很有启发。”
随着重庆之行的圆满结束,我区首届卓越工程师培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下一步,我区将继续紧贴产业实际需求,为第二届工程师定制化开发通识教育课程。以“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联动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与科研平台,构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助力打造一支具有家国情怀、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梯次培育紧密衔接的工程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