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周介媛)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4年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和未来农场名单,我区3家数字农业工厂入选,分别是庞大湖羊数字牧场、谢径安传化数字农业工厂和伟林对虾数字渔场。至此,全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增至8家。
近年来,我区农业机械化、数字化发展迅速,乡村数字化程度显著提高。温室大棚环境智控、无人驾驶农机、无人机施肥打药等高效智能设施装备大量应用,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的变革,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
此次入选的3家数字农业工厂,在数字赋能农业方面各有千秋。其中,庞大湖羊数字牧场致力于湖羊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高效的信息采集体系和规范化的羊群动态档案,实现了湖羊从个体到群体的全面管理,涵盖繁殖、精准饲喂和健康监控等多个方面,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谢径安传化数字农业工厂以数字种苗为出发点,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实践高科技农业产业化新模式,致力于解决设施农业发展瓶颈。其重点通过育好“一株苗”产业链,带富一方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伟林对虾数字渔场在1500亩的高效养殖区域实施标准化、生态化和设施化养殖,每年生产南美白对虾850余吨,亩产商品虾超过500公斤。通过营造优良环境、科学投喂和加强水质管理,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数字力量”。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2个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在建3个(省级1个、区域性2个),提升改造8个农事服务站点。累计建设农业标准地27块,面积2万亩。智慧水利、惠农事、智稻、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农民批地建房等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我区实现“三农”管理服务数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乡村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数字乡村样板镇(村)52个,其中市级数字乡村样板村8个;在建数字乡村样板村15个,其中市级数字乡村样板村2个。2021年至今,我区先后荣获2021年、2022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示范县、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三农”统计监测数字化应用试点县、数字乡村指数全国百强县等称号。今年我区被列为全市唯二的首批乡村数智生活馆整县制建设单位,区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的《以乡村数智生活馆全域赋能平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案例获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三等奖,“智稻”项目成为全区唯一列入全省信创优秀应用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浙江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要求,继续加强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建设管理,计划到2027年,建成数字农业工厂21家,未来农场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