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环境相协调 红山农场探索治理新模式

  ■记者 刘殿君 通讯员 黄飞 曲特

  近年来,红山农场将环境优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吸引高端产业与人才,探索环境整治新模式,促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红山农场是萧山区唯一一家集体农场,地理位置临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交通条件优越。作为临空发展核心启动区块,红山农场坚持全局治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出发,对辖区内产业生活格局进行合理规划。

  宏观方面,红山农场构建“生物科技谷—生活小镇—智能制造园”的空间布局,形成产业集中、环境整齐的现代风貌。微观方面,红山农场借助产业集聚和高端人才涌入契机,引导居民改善出租房环境,提升房屋档次,打造特色民宿、短租房、农家美食等宜居产业链,促进居民三产收益增长。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红山农场开启了大征地、大拆迁、大建设的序幕。面对辖区内多个建筑工地,农场采取了扎实有效的整治措施,对各建筑工地进行细致摸排,针对垃圾分类、雨污分流、建材堆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逐一整改。

  此外,农场还建立了“白+黑”巡查模式,动员居民参与监督,形成了强大的监管网络,使建筑工地实现绿色施工、文明施工。

  红山农场还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用制度力量守护农场的洁净与美丽。在机制建设方面,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维护、保洁管理等常态化制度,推动垃圾处理规范化、资源化、减量化。

  在全民参与方面,红山农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督查和宣传活动,推进“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示范户”评选,激发居民共建美丽红山的积极性;在乡风文明提升方面,动员社区力量,结合“三社联动”机制培育优良家风与文明乡风,推动环境美化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未来,红山农场还将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平台的构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维护好、管理好、提升好全域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环境整治整体效率,助力产业现代化升级,为美丽萧山画卷增添“红山”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文化 漫谈
1000多种! 这所学校打造了一个昆虫馆
2024杭州卫浴产业峰会暨 萧山区智能家装行业协会年会举行
冬季谨防低温烫伤 暖宝宝、热水袋是“元凶”
戴村镇举行 群鹰美德工作室启动仪式
安居优居 温暖民心
萧山机器人小镇举办 首届“风采杯”乒乓球联谊赛
产业环境相协调 红山农场探索治理新模式
分类广告
为推动全民阅读、家校共育,昨日,高桥小学举行“书韵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