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孔亮燕 通讯员 盛振刚 图片由区应急管理局提供
安全无小事,服务无止境。
从严管烟花爆竹“双禁”守护万家灯火,到护航复工复产筑牢安全防线,自去年10月以来,区应急管理局下足“绣花功夫”,既当“铁面监管者”,也做“暖心服务员”,全力防范风险隐患,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持续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守牢底线 打好禁燃禁售“组合拳”
尽管春节渐远,但平安更浓。
为了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作为烟花爆竹综合监管部门和经营许可审批部门,区应急管理局积极行动,全面落实烟花爆竹“双禁”工作,打好“审核、执法、宣传”等多重组合拳,确保“禁放区禁得住、燃放区稳得住”,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的安宁与美丽。截至2月11日,全区未发生一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事故。
“有安全,才有年味。传统的年俗也不能成为安全隐患的借口。”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烟花爆竹“禁燃、禁售”难题,我区提前部署,科学划定“禁燃禁售”区域,研究发布《杭州市萧山区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布点规划方案》,在禁止燃放的主城区以外的18个镇街设置105个零售点,在严审经营准入的基础上,引入公开摇号机制,确保布点公平透明。
高压执法始终是“双禁”工作的关键一环。自去年12月起,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执法、公安、市监等部门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两次以上全覆盖监督检查,排查并整改隐患189余处,立案查处非法经营和非法存储案件24起,行政处罚25人,收缴非法烟花爆竹1588箱(件)。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还进一步拓展监管渠道,紧盯各类社交平台,严厉打击超量储存、非法经营、违规燃放等违法行为,共处罚在禁放区违规燃放人员11人。
要让“双禁”工作深入人心,还需打好宣传“组合拳”。早在去年10月,我区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烟花爆竹禁燃禁售管控工作的通知》,对我区烟花爆竹禁燃禁售事项进行了明确。同时,全区各村社安全员、网格员、志愿者化身为“安全宣传员”,进村入户开展烟花爆竹禁售禁燃宣传和安全巡查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走村入户宣传22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为进一步营造禁燃禁售浓厚氛围,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全区范围内的主流媒体,及时公布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区域,广泛宣传烟花爆竹禁售规定及安全提示,并在重点管控区域设置各类禁燃禁售警示标志,在城区多个公共场所播放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公益短片及安全须知。目前已累计发送禁燃禁售短信提示23万余条,张贴、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2.2万余份,滚动播放相关宣传片1万余次。
多措并举 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着火啦,着火啦……”,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警铃声,一场火灾逃生演练在杭州极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演,我区的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也由此拉开帷幕。
2月15日,由区应急管理局主办的萧山区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在戴村镇举行。活动紧紧把握节后复工复产这一关键节点,通过安全承诺、逃生演练、消防培训和安全服务等环节,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据统计,本次活动参与人数达500余人次,以群防群治筑牢安全基础。
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既是安全生产的动员令,更是全年工作的关键指引。“节后复工复产阶段,也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高发期。此时开展‘开工第一课’,不仅能有效唤醒员工的安全意识,更能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打响“开门红”、确保“开门稳”,仅靠“开工第一课”还远远不够。开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等重点领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和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围绕企业生产设备维护检修、消防设施配套、用电安全等方面开展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截至目前,累计检查企业12家,发现并整改隐患26处。在深入企业的同时,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还向企业员工普及“复工复产六个一”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节后综合征要怎么治?”“复工复产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呢?”……不久前,区应急管理局技术检查员赵森为全区1200余家工业企业带来了一次“复工复产第一课”视频培训。培训从节后复工复产可能面临的风险、需要落实的具体措施以及企业负责人、安全员、员工如何履行好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等方面入手,通过事故案例分析、防范措施讲解等方式,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指明方向。
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培训共有1300余人次参与其中,视频会议的形式不仅扩大了复工复产的受训人群和培训成效,也切实提升了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现将2025年第一批安全隐患企业名单在媒体上进行曝光,接受媒体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