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施璐)近日,随着杭州萧山机场公路收费模式迎来重大调整,为保障新模式平稳过渡,一场由100多人次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步展开,他们用细致入微的工作,为过往司乘人员答疑解惑,成为萧山机场公路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在收费模式调整初期,面对日均5万多的车流量、咨询需求多,志愿者们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每天清晨和傍晚,他们便早早来到收费站各个关键岗位。身着统一服装,佩戴工作标识,面带微笑,迅速投入到服务中。有的在收费窗口附近引导车辆有序排队,遇到对新收费模式心存疑虑的司机,便主动上前,耐心讲解收费标准、计费方式的变化。
一位志愿者回忆道:“有位网约车司机对新的收费模式不太明白,在对面长长的排队车流,情绪有些激动。我们先安抚他的情绪,结合他的车辆实际情况,给他解释清楚新政规则。经过近15分钟的沟通,司机终于明白了,还对我们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觉得值了。”
除了现场讲解,志愿者们还承担起应急处理的任务。当遇到设备临时故障导致车辆短暂拥堵时,他们迅速反应,协助工作人员疏导交通,引导车辆从备用车道通行,确保道路尽快恢复畅通。
从社会层面来看,此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意义深远。首先,它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高速公路收费模式调整的接受度。通过志愿者的耐心解释,消除了司机们的误解和担忧,减少了因政策变动引发的社会矛盾,保障了交通秩序的稳定。其次,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在机场公路上营造了互帮互助、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