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聂顺荣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西周至春秋中期近五百年的社会风貌。翻开这部经典,诸多描绘女性之美的诗篇跃入眼帘,展现出女性多元且迷人的魅力。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如清扬。邂逅相逢,与从偕臧。” 在《郑风・野有蔓草》的浅吟中,春日清晨的田野如诗如画。绿草如茵,露珠闪烁,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突然出现。她水汪汪的眼眸顾盼生辉,不经意间的一瞥,便让男子心动不已。这场邂逅如同命运的安排,一段浪漫爱情就此开启。她的美灵动自然,如春日微风,轻柔拂过心田,留下深刻印记。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陈风・月出》的诗篇里,皎洁月光笼罩大地,如梦似幻。一位女子静静伫立,她肌肤如雪,身姿俊俏,娴雅的倩影散发着静谧迷人的气息。这般朦胧美景,让人心旌摇曳,她的美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静谧夜色中,令人沉醉痴迷。
《诗经》中还有天真活泼的俏皮之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讲述了一个充满趣味的爱情故事。天真活泼的村妇与男子相约城隅,她故意躲起来,看着男子着急的窘态偷笑,随后欢快现身,送上彤管。寥寥数语,一个俏皮可爱、娇羞开朗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她的美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纯真美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如欢快的婚礼赞歌,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待嫁姑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这首诗不仅赞美女子容颜,更表达对其婚姻的美好期许。在那个时代,婚姻是女子人生重要转折,她对幸福的向往,使其散发出独特魅力,令人动容。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周南・卷耳》中,女子采摘卷耳时,满心都是远方爱人,以致箩筐许久未装满。《小雅・采薇》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女子春日与爱人离别,寒冬仍盼其归,站在风雪中,心中满是无尽牵挂与深切思念。她们对爱人的深情跨越时空,在岁月中熠熠生辉,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坚贞伟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周南・关雎》勾勒出田园劳作图。河水之畔,雎鸠欢歌,窈窕女子专注采摘荇菜,身姿轻盈,动作娴熟,倩影倒映水中,与自然相融。她热爱劳动,用双手创造生活,质朴之美如清泉般纯净自然,让人感受生活本真。
女子心灵手巧,展现出聪慧之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陈风・东门之池》描绘生活场景,护城池中麻草浸泡,河边姬家姑娘容貌美丽且心灵手巧,熟练处理麻草,动作行云流水。男子被她美貌与聪慧吸引,想与她对歌倾诉爱慕。她的美不仅在外表,更在于聪慧灵巧,用智慧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充满智慧光芒,令人钦佩。
秀外慧中,优雅之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中的孟姜如仙子下凡,天生丽质,容貌娇艳,身姿轻盈,佩玉叮当,举止优雅,一颦一笑皆散发迷人魅力,让人沉醉。她的美是秀外慧中的完美体现,兼具美丽外表与优雅气质、高尚品德,如优美诗篇,回味无穷。
才貌双全,绝代风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对庄姜的描写堪称经典。庄姜,齐国公主,嫁与卫庄公。她美到极致,手、肤、颈、齿、眉、额皆完美,迷人微笑与顾盼生辉的眼眸更摄人心魄。且她才情出众,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诗经》中多篇佳作出自其手。她的美是才与貌的完美融合,绝代风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远观不可亵玩,显现出女子的神秘之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营造朦胧神秘氛围。深秋时节,芦花似雪,露水成霜,女子伫立河对岸,男子爱慕追寻,却始终无法靠近。她的身影若隐若现,如梦如幻,这种神秘之美如夜空星辰,遥远迷人,激发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可见,《诗经》塑造的女性形象光彩照人,人格魅力源于外表美与内在高尚品德。从温柔贤淑到天真活泼,从勤劳质朴到聪慧优雅,她们的美多元丰富,是内外兼修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