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新增一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本报讯(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李萍 陈翊)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区萧山花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锡祥入选。至此,萧山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名。

  赵锡祥,萧山瓜沥镇人。1954年,他进入坎山花边社学艺,1958年5月,开始在萧山花边厂从事花边设计。同年9月被选送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深造, 1960年毕业回厂。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12年被评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2018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从事萧山花边技艺设计创作达七十年,创作设计的5801、5810等产品,成为抽纱出口“王牌”产品。作品万缕丝全雕垫绣镶边,荣获国家优质产品质量(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杯奖。

  “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深感荣幸。这不仅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我非遗工作的认可,更让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要把非遗传承工作做得更好。” 赵锡祥表示,接下来,他计划与徒弟王丽华共同推进花边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我们计划在所前镇打造一个萧山花边制作技艺传承创新孵化基地,常年招收学员,分批开展培训,为萧山花边爱好者提供学习平台,让这一技艺得以代代相传,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萧山区文化馆(萧山区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五年评选一次,遴选标准严格,竞争激烈。“此次萧山新增一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方面完善了我们的四级名录传承人体系,使萧山的四项国家级非遗均有传承人;另一方面,像赵锡祥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人入选,更为其他传承人树立了标杆,提振整体士气。同时,对萧山花边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也是起到激励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萧山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我区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72名,其中国家级4名,省级15名,市级37名。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影像
两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我区企业参与制定 全球首个竹结构国际标准发布
萧山区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知识产权工作站启用
萧山新增一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信息港举行“创业之家”AI+专场活动
学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