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李霖达 通讯员 周介媛)20日下午,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我区瓜沥镇凌国文家庭农场申报的小麦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经现场实割实测,该示范方百亩方平均亩产达576.04公斤,最高攻关田亩产590.87公斤,一举刷新“浙江农业之最”百亩方及攻关田小麦单产两项纪录。
“良种良法与天时地利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次高产突破。”农场负责人凌国文介绍,这片高产田于去年11月11日播种“扬麦34”优质品种。种植全程在省、市、区农技专家的技术护航下,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深沟配套、优化基穗肥施用、精准封(控)草害、增施叶面肥等精细化管理,构建出了高产理想群体和合理的穗粒结构。加上今年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全程未发生赤霉病等主要病害,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农场4000多亩小麦田一片金黄,迎来了大丰收。
区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国荣透露,目前我区主推小麦—水稻、油菜—水稻两种轮作模式,其中小麦—水稻轮作目标是实现“吨半粮”,即一年两季粮食亩产一吨半(1500公斤)以上。在此目标下,小麦产量的突破尤为重要。为此,农技团队指导示范方创新采用条播技术,并优化基肥、穗肥施用方式,有效提升小麦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实现单产跃升。
“当前正值小麦收获关键期,全区小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王国荣表示,此次高产纪录的诞生,不仅为我区乃至全省小麦种植树立了新标杆,更为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可复制的“萧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