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凡人脸

老兵杨祖德

  ■傅志泰

  杨祖德老师是我同学的父亲,今年已经91岁了。以前我只知道杨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一把好手,直到我看到专为记录抗美援朝老兵的兵之初公益为他拍摄的专题视频,才了解到杨老师还有这么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杨老师16岁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与其他热血青年一样,毅然报名入朝参战。当时大部分战士不识字,有文化的杨老师就成了连队的一名文化教员。他拿起笔是教员,扛上枪就是战士。他最自豪的是以少胜多大败美军的丁字山战役。上甘岭战役后,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对峙阶段,美军为争夺阵地,每天出动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为避免在坑道生火做饭的炊烟被敌机发现暴露目标,战士们只能和着雪水啃着冰冷的干粮充饥,许多战友身上都生满了冻疮。杨老师所在坑道只有一个排的兵力,敌人妄想夺取这一阵地,在飞机掩护下,派出近千名的步兵进行强攻,他们还以为胜利在望,带着随军记者进行报道。但勇敢顽强的志愿军战士,发扬不怕死的精神,硬是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做到人在阵地在,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56年,杨老师从部队转业,本来是安排到银行工作的,但部队教员的经历让他深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育人先育己,他觉得给学生上一堂课,也是对自己一次再学习再提升的机会。后来杨老师如愿分配到山东的一所高校当老师,几年后又调回萧山,先后在当地的两所高中教书,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1984年,年过半百的杨老师,又应聘到江西一所部队院校教书,直至退休回到家乡。

  在杨老师家的相册里,有一张杨老师七十岁时精神抖擞登山的照片,旁边有他的《七十抒怀》自题诗,“五十年前少年狂,投笔从戎去异邦。连天炮火忘生死,保家卫国斗志昂。男儿自立壮士志,岁月无情两鬓霜。一生求知无懈息,学业犹须勉儿郎”。这是杨老师对自己的豪情壮志和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杨老师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既有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又有桃李满天下的默默耕耘。他的家国情怀和好学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下一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长相依~~~
凡人脸~~~
小辰光~~~
亲情树~~~
醉花阴~~~
尖尖角~~~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我与萧山有缘
老兵杨祖德
母亲煮的薄荷茶
女儿在建德等待
可笑的迂回
阿玉带来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