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余名萧报小记者走进萧山博物馆,化身考古研究员,探秘青铜器的纹饰密码,再变身为古代铸币工匠,亲手制作“钱币”模型,在触摸与创造中读懂萧山大地流淌的历史基因。
小记者 金至善 高桥金帆实验学校201班
最令我期待的“萧博士课堂”开始啦!戴着眼镜、笑眯眯的萧博士一上来就举起一个青铜器模型:“大家知道吗?我们看到的青绿色,其实是铜生锈后的样子……”他还拿出一块小小的铜片,让我们摸一摸、掂一掂,冰凉的触感让我突然觉得,古人离我们好像没那么远。
课堂的高潮,是动手制作古代“钱币”模型!萧博士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模具和石膏粉,教我们做“五铢钱”。“先把石膏粉兑水,进行搅拌,随后倒入磨具中。等待5分钟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做好的“五铢钱”取出来,虽然在最后脱磨的时候“铜币”的边缘有些破损,但上面“五铢”两个字清清楚楚,那一刻,我简直比考了满分还开心!
走出博物馆时,我手里紧紧攥着自己做的“五铢钱”,心里想:原来历史不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能摸得着的故事。下次,我还要带着爸爸妈妈来这里,给他们讲讲青铜器和“小工匠”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