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固定摊位”到“流动市集”

萧山机场助残共富项目“飞飞来了”焕新升级

  本报讯(首席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施东杰)日前,萧山机场“飞飞来了”项目焕新升级发布会召开。活动以“流动传爱·文化共富”为主题,融合“设备焕新+公益拍卖+作品展陈”,不仅为残障群体打造了技能变现与社会融合的全新平台,更让机场成为传递公益温度、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

  作为省机场集团助残共富的重点实践,萧山机场“飞飞来了”项目团队自2023年起便深耕于此:为残障手艺人提供全年常态化免场租摊位,让匠心手作走出工作室、走向万千旅客。截至目前,项目已为该群体带来超百万元销售收益,更凭借创新模式与显著成效,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此次升级聚焦“流动市集”革新,9辆全新流动摊位车正式亮相,车上琳琅满目,陈列着手编胸针、钩针荷花、软陶粘土、烙画、琥珀橄榄雕刻等手作——既有传统非遗技艺作品,也有网络热门新品。

  “我们对新款摊位车进行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轻量化陈列设计让摊位车灵活适配航站楼、交通中心等不同场地,摊位电子屏能实时滚动预告位置、特色商品及营业时间,真正实现‘哪里有客流,服务就到哪里’,让公益服务不再受限于固定点位,而是如影随形的温暖陪伴。”“飞飞来了”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每件手作产品还附有二维码,扫一扫可以读到手作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公益的暖流不止于市集的烟火气——同步开展的公益拍卖会上,9件残障创作者作品在现场爱心人士的竞价中成交,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公益或直接返还创作者。

  从“固定摊位”到“流动市集”、从“产品销售”到“故事传递”,“飞飞来了”项目的每一次迭代,都彰显着萧山机场作为门户窗口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未来,萧山机场将持续优化项目机制,进一步开放核心资源、联动社会爱心力量,让更多残障群体的才华被看见、被需要,让机场这一流动的“城市名片”,始终镌刻着“助残共富”的温暖底色,在“流动传爱”中持续书写助残共富的生动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乐活
   第04版:文化 影像
“雪龙2”号顺利返沪 我国最大规模北冰洋科考取得重要进展
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AI+制造”专场 活动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启动会在萧举行
打造科教人一体化示范标杆 推动江南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以“钉钉子精神”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我区全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集智聚力
萧山机场助残共富项目“飞飞来了”焕新升级
剪纸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