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区去年存贷总量逼近1.3万亿元

居民人均存款达14.3万元 贷款利率创历史最低
人行萧山支行行长朱华明带队调研我区交通物流企业,推进稳进提质金融政策落地(资料照片)

  ■通讯员 黄佳军 记者 郑舒铭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萧山支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引导我区金融机构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持续做好稳进提质一揽子政策落地工作,金融运行呈现“总量攀升、结构优化、质效提升、风险可控”的良好态势。去年末,我区存贷款总量近1.3万亿元,有力发挥金融稳住经济大盘支撑作用。

  新增存款接近千亿

  居民储蓄家底日益丰厚

  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6529.3亿元,同比增长17.5%,较年初增加971.6亿元。存款增量、增速均创近10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长,家底日益丰厚。去年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2936.4亿元,当年新增储蓄存款536.1亿元,比2021年多增加了235亿元。按常住人口估算,去年末居民人均存款达14.3万元,较上年增加2.6万元。此外,随着投资、理财收益率下降,存款定期化趋势也更趋明显。住户新增存款中近80%为定期及其他存款品种,活期存款增量占比不到20%。同样,2022年企业定期及其他存款增加278.8亿元,但活期存款下降68.9亿元。

  信贷总量保障有力

  资金投向聚焦实体本源

  2022年,全辖金融机构组织开展制造业、科技、普惠、绿色四大专项信贷行动,强化政银企协作,实施“制造业贷款劳动竞赛”“一十百千万”金融助农兴农工程等系列活动,在保障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的同时,信贷投向进一步回归实体本源,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407.6亿元,增长13.8%,当年净增加贷款达777.7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493亿元,比年初增加270.4亿元,增长2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37.7亿元,比年初增加272.6亿元,增长26%;涉农贷款余额905.3亿元,比年初增加170.7亿元,增长23.2%;绿色贷款余额635.1亿元,较年初增加188.6亿元,同比增长42.2%。制造业、普惠、涉农、绿色等重点支持领域贷款增速均大幅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助企纾困取得实效

  银行贷款利率创历史新低

  2022年,人行萧山支行制定实施全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金融措施8条和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推进“千名信贷员进万企”大走访活动,推动金融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全年金融机构累计走访企业14227家,解决企业融资问题6596个,给予融资支持1058亿元。累计为6171个客户开展延期还本,涉及贷款本金224.5亿元;为8466家企业开展贷款周转“应续尽续”,涉及贷款本金862.8亿元。推进降本减负,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全年为客户减免利息超过4亿元,去年末企业贷款加权利率4.13%,较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为有统计以来历史最低。银行信贷融资便利度和客户获得感明显提升。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堤坝全面加固

  2022年,全区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健康,金融安全堤坝全面加固。始终坚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主题,织密织严信贷风险防控网,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关口前移,做到风险早识别、早介入、早处置,严控增量信贷风险。同时,加强部门配合联动,通过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加快存量风险资产出清,全年消化处置存量不良资产27.73亿元。积极配合区政府协调,持续做好金融支持“保交楼”,推动房地产贷款企稳回升。全年新增房地产贷款34.84亿元。另一方面,稳妥应对豫皖村镇银行事件外溢风险,强化法人机构流动性日常管理,积极通过压力测试、突发金融风险演练、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手段,夯实法人银行机构稳健经营水平。去年末全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0.5%,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为近10年来最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两会 要闻
   第03版:两会 要闻
   第04版:两会 视点
   第05版:小记者
   第06版:天下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广告
我区去年存贷总量逼近1.3万亿元
萧山又一家新银行获准开业
工行博奥路支行完成迁址 实现旺季开门红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 “党建+帮扶”助推共富
农行萧山分行开展“情暖元宵 农行送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