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现代社区建设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首席记者 蒋超

  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以来,我区以党建为统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分层分类施策、聚焦攻坚突破、加速成果落地为主抓手,着力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体,全力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群众叫好的城乡现代社区样板。

  锚定目标,全面推进。当“未来”与社区结合,当乡村开出“蝶变之花”,当城郊结合部上演“逆袭”……这一年,累累硕果是最好的明证。

  链接“未来”新图景

  这一年,我区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拆旧建新,更考虑城市肌体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微更新”成为城市蝶变的新路径。

  城厢街道湘湖社区打造“寻湘廊”社区历史记忆轴,随着湘湖十二村等功能场景一一建成,“红砖”文化有了延续;北干街道广德未来社区以共富街、民生坊“一街一坊”为轴,串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康养联合体、智慧卫生服务中心等核心特色项目;蜀山街道湖山未来社区以“湖光山色·悦享未来”为主题,细化33个特色服务场景,重点打造“同心邻里、养心健康、慧心教育”三大亮点区域,推进政府善治、社区共治、居民自治。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破立之间,改出了发展新空间,改出了城市新引擎,也改出了群众看得见的美好生活。

  我区投资近4.3亿元,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启动14个旧改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市、区民生实事加装电梯70台的任务;新增停车位1474个、社区公共服务设施30处;集中攻坚完成18个社区、428幢房屋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实现全区558个住宅小区基础物业全覆盖。

  探索社会治理,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目前,我区开展8个镇街“大物业、大物管”试点工作,探索街道实体化运作物管中心、社区自建物业管理公司等模式,已组建4个镇街物管中心,累计创建48个市级“美好家园”住宅示范小区,7个省级“红色物业”住宅示范小区。

  探索本地“共富经”

  这一年,未来乡村俨然已成为一个充满想象的大空间——既有田园牧歌的秀美图景,又有智慧生活的现代场景,还有活力迸发的富裕美景。

  瓜沥镇梅林村作为“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推动50个数字应用场景落地实施,“梅林模式”入选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衙前镇凤凰村通过“农运故乡”“数字乡村”“共同富裕”三大引领,形成具有凤凰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进化镇欢潭村围绕“五义之乡、宋韵欢潭”品牌,推出主题 IP 或品牌形象,营造新场景、设置新体验、植入新业态,成功培育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文旅新模式。

  通过优化村社资源配置,让广大村民共挑“金扁担”,齐奏“富民曲”,一幅幅乡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我区大力实施强社惠民、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组建杭州宁万强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强社公司、杭州环楼绿色发展有限公司等14 家强村公司,覆盖103个村社,累计营业额达5730.84万元;累计盘活闲置农房5819宗,增加收益2.57亿元。

  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我区打造“沙地芹”“映山红”“柿柿争先”等共富工坊65家,村集体增收3665万元,吸纳就业人数约4600人,带动村民人均月增收2400元以上。

  为探索城郊结合部的“改造之路”,所前镇东复村着力推进果香特色生活巷道建设、东镜水庵景观广场等八大重点民生项目,目前均已顺利完工,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蜀山街道湖东村通过“腾笼换鸟”,将老旧纺织厂改造成Wakeup幻行艺术空间,成功吸引一批承接流量的潮玩项目落地。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打造大地亲子农场,             (下转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小记者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财经
携手擘画区域协作发展美好前景
以高质量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红领物联“一心两会”现场会召开
推进现代社区建设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拉满氛围感 让亚运可感可触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