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美颜神器”说再见

“生鲜灯”全部退出靖江农贸市场

  本报讯   (首席记者  童志辉  通讯员 喻晓飞)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这类误导消费者感官的“生鲜灯”作出了明确回应——不得使用。广大消费者拍手称赞的同时,区人大代表钱柏松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轻轻放下。

  在超市、农贸市场看着光鲜水灵的肉类、熟食,拿回家却发现“失色”许多。奥秘就在于摊位头顶上的那盏灯,这种专门用来给生鲜农产品提色增亮的“美颜神器”,被形象地称为“生鲜灯”。

  身为区人大代表,钱柏松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当好民声民意的“代言人”,搭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去年底,在一次接待选民过程中,面对“市场里的灯太红了,买到的肉不新鲜”这一群众呼声,他深受触动。

  带着问题,钱柏松多次到当地农贸市场肉摊、熟食摊实地考察,向摊主打听一些生鲜灯的具体效用、价格,询问消费者买到的肉新不新鲜,还时不时当一回“买菜大叔”,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真实情况。

  正如群众反映的那样,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生鲜灯”的滥用不仅导致食材新鲜程度辨别困难,还造成部分商家以次充好,间接影响了靖江农贸市场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钱柏松立即行动,协同靖江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和农贸市场负责人王永军,与市场内使用“生鲜灯”的商户逐一沟通,说明利害关系,“苦口婆心”的劝导最终打动了部分商家,他们表示愿意整改。

  本以为成功在望,现实却很“残酷”——萧山乃至整个杭州市场上都没有可以替换的灯具,让钱柏松等人燃起的希望再次受挫。得到风声的商家也纷纷变卦,不再愿意换灯。

  功夫不负有心人,费尽周折后,王永军终于在宁波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新灯具。兴奋之余,钱柏松等人拿着崭新的灯具,再次找到商家,说服效果倍增,最初共有15户生鲜肉摊主更换“生鲜灯”40盏。经过不懈努力和克难攻坚,熟食摊也逐渐加入整改队伍。

  “新颁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来得正是时候。” 钱柏松代表坦言,现在总算吃下了一粒定心丸,对照这份文件,之前不愿配合整改的商家也没话说了。

  让钱柏松欣慰的是,由于工作到位,目前靖江街道范围内的“生鲜灯”已全部更换完毕,涉及生鲜肉和熟食摊18家、“生鲜灯”55盏,成为全萧山第一个完成更换任务的镇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小记者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财经
“生鲜灯”全部退出靖江农贸市场
春泥筑梦 党湾“托”起孩子们的多彩暑假
垃圾分类 从娃娃抓起
南阳街道企业征迁进行时
16岁学子被清华录取 社区奖励2万元
新街江南村文化礼堂获评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