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孔亮燕 通讯员 贺军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大多数老人的心愿。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如何满足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康养需求,提升老人居家养老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萧山积极响应省、市部署,在全区加快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打造具有萧山特色的“家门口康养体系”,实现居家—社区—机构连续转接的整合式照护,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养服务。
康养联合体作为“康复+养老”新模式,以功能康复为重点,以提升康复服务能力为抓手,按照“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的五有标准,在满足了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打通了老年人康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9月,我区已打造市县级康养联合体1家、乡镇级康养联合体12家,镇街覆盖率达到55%。
“五有标准” 让老人养老更安心
据了解,康养联合体主要包括省、市县、乡镇3个层级,分别以专业康复养老机构、大中型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以“五有标准”建设,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参与。
“简单来说,康养联合体建设是为了打通医养康养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与医疗服务相衔接的康复护理、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养老服务。”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贺军告诉记者,康养联合体是我区康养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以目前我区已经建成的12家乡镇康养联合体为例,基本上是以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如基础护理、康复按摩、用药管理等个性化、专业化康养服务,就是市民家门口的康养机构。
康养联合体建设已连续两年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去年,我区新增的3家康养联合体均布局在社区内。以城厢街道的期颐嘉园·城厢养老院为例,该康养联合体以期颐嘉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阵地,设有康复训练区、中医诊疗区、康养花园三大核心功能区块。其中康复训练区可为老人提供步行训练、上下肢康复训练、手眼协调训练、防止和矫正手指屈肌痉挛或挛缩畸形训练等。依靠专业的康复师和器械,这里有比家里更加专业的照护,园区里的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康复计划,并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科学进行。
让老年人实现家门口高品质养老,是当前社会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贺军表示,作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今年我区会新增康养联合体不少于6家,预计到年底前全区将累计建成15家,镇街覆盖率达68%。在建设过程中,区民政局还将不断探索连续性康复服务管理的康养服务模式,致力于打造“大社区养老”的新格局。
社区嵌入式 让养老服务跟着老人走
“好,不错,咱们再坚持一下……”一早,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的康复治疗师徐诗园来到广德小区黄奶奶的家中,上门为老人进行康复训练。这些年,黄奶奶因患帕金森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最近,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让老人的身体机能出现了好转。结束了康复训练,徐诗园又赶往小区的汪奶奶家。汪奶奶是一位重度失能的老人。老人家庭收入有限,没法请照护员上门长期照料,徐诗园的到来,为汪奶奶的家人减轻了照护的负担。自去年正式启动运营以来,北干街道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以小规模、多功能、嵌入式等特点,受到了小区及周边老人的广泛称赞,也成为萧山在老有颐养领域的创新探索。
广德小区是萧山第一个城市拆迁安置小区,也是典型的“高龄”小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近1000人,占社区总人口比重达17%左右。同时,在小区内还有轻度失能老人、中度失能老人、重度失能老人和残疾人近400人,康养需求量大。为此,在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中,原社区和物业用房被改造成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引入杭州萧山邻家联合医院、联合颐养院进行专业运营,内部配备康复中心用房、短期托养护理功能用房、管理服务性用房、养老护理专区等,成为我区首家嵌入式社区康养联合体。
据邻家联合医院院长郁海琦介绍,广德社区康养联合体依托邻家联合颐养院市县级康养联合体资源,专为老人提供包括康养医护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生活链家服务、适老产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等在内的一站式全链条康养服务。在这个联合体内,根据不同功能,设置了推拿区、洗浴区、病房等多个区域,并组建康养管家服务团队,可随时上门为老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康复保健、个人护理、助洁助浴、24小时一键守护等服务。
“我们还自主开发了智慧康养平台,采用数字化治理模式,可为疾病、失能、独居、空巢、孤寡等特殊居家老残人群提供各类智能设备,实现15项功能的监测数据管理,打造‘康复护理不出村、健康养老在社区’的数字驾驶舱,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郁海琦说。
多方协同 让居家康养服务触手可及
在萧山,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全区的康养服务能力建设,让老年人便捷享受居家康养服务?不久前,区民政局专门组织召开社区康养体系建设座谈会,为探索全区康养服务体系的建设寻找路径。
会上对《萧山区社区养老场景建设指引(初稿)》进行解读。据了解,为推进养老服务和现代社区深度融合,率先打造“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养老模式,我区拟推出《萧山区社区养老场景建设指引》,为今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提升改造和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等工作指明方向。
何为社区养老场景?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养老场景是指以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为支撑,智慧集成医养康护综合照护的家门口养老情景。“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1+ X + N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指的是以康养联合体为主体,‘X’是指以康养联合体赋能周边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N’则是指更多的居家延伸服务,以此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多元养老服务模式。”
“无论何种养老场景,最终目标都是积极回应老年群体及其家庭对共同富裕的新期盼。”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萧山将持续促进康复和养老服务融合,推动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家庭有序转接,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良好环境,让更多老年人收获幸福满满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