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洁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杭州宁围支行联合警方成功堵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帮助客户止损3万余元,以实际行动守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
这天中午,一位中年女士急匆匆地跑进建行宁围支行,询问大堂经理为何别人转给自己银行卡的货款迟迟未到账,由于这桩生意时间紧迫,“供应商”又催着付定金,她想先自己垫付货款。了解完大致情况后,大堂经理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虚假购物”类诈骗案件,万幸的是客户本人他行银行卡转账受限,最终未能通过手机银行、支付宝等渠道成功转账,同时在柜面人员的劝阻下未再次汇款,未造成实际影响。
据了解,这位客户在宁围经营着一家不锈钢店。一天上午,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萧山某一所职业高中的“老师”,想在店里订制产品。之后,他们互相加微信好友,通过微信发送转账12万元“电子回单”截图, 2小时后会到账。
不一会儿,对方再次联系客户,称学校还需要订购一批乳胶床垫,客户回复他,自己经营的是一家不锈钢门店,无法提供对方所需要的床垫。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老师”向她推荐一个微信号,称这个“供货商”之前跟学校合作过,让客户帮他们代买一下。客户考虑到这桩生意有差价可赚,也没仔细询问便同意了,随后便添加了该乳胶床垫“供货商”为好友。后续聊天过程中,这位“商家”表示要先付款才能发货,要求客户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将货款的定金3万余元先打到他的账户。为促成这桩“生意”,客户在没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只好先垫付3万余元,结果他行银行卡转账受限,所以前往银行求助工作人员用建行卡转账。
网点大堂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发现这可能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便迅速告知在柜台内办公的营运主管并拨打当地派出所电话。在等待民警的过程中,主管向客户详细了解事件发生情况,告知客户多个疑点:1.“电子回单”上本是对应个人账号,却显示着单位名称,且账号名称为“第一职业中学”,与真实学校名称大相径庭;2.一个陌生客户在没有签定任务合同的前提下,支付12万元货款;3.所加微信的朋友圈都为空;4.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采购装修物品是在假期。
待民警赶到后,和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向客户讲解反诈知识,并为客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劝说下,客户决定不再转账,走时也表达了对建行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