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0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打开改革突破新通道?

以改应变局 以新拓新局

  ■文/首席记者 周珂  摄/记者 范方斌  制图/记者 俞钦洋

  一座城市的蝶变关键要踏准时代脉搏,顺应形势变迁。眼下,“后亚运、大都市、现代化”成为萧山发展的全新坐标。

  观势而谋、顺势而为、聚势而起,作为省市大区,萧山秉持“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把握“时”与“势”,统筹“破”与“立”,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迭代优化营商环境

  投资项目落地,看的是要素供给,比的是营商环境。

  受益于“马上办”工作流程,希瑞新材料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公示方案后,立即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深化土地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政府部门全程“管家式”盯办下,通过“服务前置”,让项目“规划图”尽可能快速转化为“实景图”。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萧山系统推进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五大环境”建设,迭代优化“一个码、一清单、一类事、一平台、一机构”体系,持续构建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萧山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如营业执照平均办理用时5分钟以内,打造全过程“不见面”虚拟交易智厅,试点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持续构建了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创新改革之下,信息港依托小镇创新服务中心,将10大类65项基础服务集成到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在增值服务方面,则引入12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增值服务中心,提供8大类45项增值式政务服务。机器人小镇一方面鼓励有实力、有创新思维的企业搭建创新孵化平台,另一方面搭建专业团队,创新“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位专人、一抓到底”机制,深入走访企业一线,为企业提供健康发展的“良方”。

  之后,我区还将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研究出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一揽子”举措,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

  在新时代,如何更好服务地方、更快实现发展,是国企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我区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与属地利益共享机制,加快推动国企向产业运营商、城市服务商转型。如原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和原杭州萧山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成立的萧山环投,推动“先建成后招商”理念向“边建边招、未建先谈”转变,将园区运营与集团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全面放大数贸机遇

  发展数字贸易,萧山拥有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会展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制造业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则为我区数字贸易提供了坚强支撑。

  去年10月,萧山还启用了中国(浙江)自贸创新中心,以创新赋能产业、以集聚带动集群,构建“总部+创新+服务+N”的自贸产业生态体系,培育一批百亿级数字自贸产业集群。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发布的《关于支持自贸试验区萧山区块发展的意见》是全国首个区县级自贸试验区产业政策,涉及建设临空枢纽、发展数字贸易、提能数智制造、配优资源要素等四大“关键端”,持续优化当地自贸营商环境。

  同月,一架来自墨西哥的A330全货机满载约54吨跨境电商货物,从萧山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墨西哥城,标志着杭州往返墨西哥城全货运航线顺利开通。本次航线的开通极大提高了浙江省内外贸货物通往中美洲及拉丁美洲地区的航空物流时效,填补了浙江至墨西哥的航线空白。如今,萧山国际机场已初步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际航线网络,拓宽了“空中货运走廊”。

  去年11月,在数贸会升格为国家一类展会后,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萧山召开,利用线下展会,以“数”会友,萧企大放异彩,微医、传化智联、长龙航空、新奇点等众多萧山涉及数字贸易领域企业纷纷设展,对外展示萧山数字产业发展新成果,打响萧山数贸知名度。

  去年初,“iXiaoshan”国际传播品牌正式发布,以创新的叙事、丰富的表达、多元的呈现,积极向海外全面展示萧山的秀丽山水、人文特质、发达经济、昂扬面貌等,还“巧借外嘴讲故事”,海内外阅读量达3.7亿次。

  未来,我区还将加快申创中新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建设全球品牌出海赋能中心,创新推动“跨境+制造”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响“Xiao往全球”品牌。

  聚力做强总部经济

  营利性服务业发展的终极形态,是总部经济。

  作为聚力发展总部经济的窗口,钱江世纪城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钱塘江金融城、图灵小镇、北大信研院、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等高能级载体落地建设,荣盛全球业务总部、恒逸国际总部中心等世界500强总部,浙商银行、省交通集团金融中心等金融总部纷纷入驻,院士等顶尖人才纷至沓来,已初步构建起“1+2+3”产业格局,并直接推动楼宇经济迅猛发展。

  去年8月,新华三集团与杭州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发展总部经济,联手打造千亿级总部企业。同日,萧山牵手新华三,共建钱江世纪城图灵小镇,围绕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携手共建“3+1”核心能力中心,计划五年引育100家以上新华三产业链生态型企业、集聚5000名以上AI高端人才,构筑全国最有影响力的AI产业集群。

  在这里,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无疑是“航空母舰”。去年,钱江世纪城开启了建城20年来的首次扩容,扩容区块面积3.54平方公里,被确定为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启动区,将与总部基地核心区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着重提升产业“贡献度”,增强“总部型”经济发展能级,将是世纪城未来20年的“下一个增长极、又一个风暴眼、新一个活力源”。

  这是我区做强总部经济的一个缩影。萧山将总部经济作为“地瓜经济”典型形态,加强政企联动,加快形成“政务服务+商务服务”全生命周期体系,全力为总部集群构建强大朋友圈,还出台了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大总部企业的招引和培育力度。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分级分类抓好总部回归、价值回归,深化总部企业梯队培育,做大做强平台型总部企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积极构建总部链式生态,全方位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加快推动萧山向适宜总部集聚发展的都市经济形态转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以改应变局 以新拓新局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两会 要闻
   第03版:两会 要闻
   第04版:两会 要闻
   第05版:两会 要闻
   第06版:两会 要闻
   第07版:两会 视点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专题
   第10版:小记者
   第11版:文化 影像
   第12版:财经
如何打开改革突破新通道?
代表委员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