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1日 星期日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发展”成两会热词

  ■记者 王俞楠

  这几天,记者发现不少90后同龄人,正在关注区两会。仔细想想,原因应该是两会中的不少内容与“青年”息息相关。

  翻阅二十余页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亚运青年V站”“家门口青少年宫”“青年发展型城区”“春雨计划”等多个与青年发展相关的词汇,频频出现。

  过去一年,萧山在全省率先实现“家门口青少年宫”镇街全覆盖,并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等。新的一年里,萧山还将实施“春雨计划”,招引35岁以下大学生4万人;完善配租型+配售型住房保障模式,筹建配售型保障房870套,进一步完善住有安居保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提到:要在稳岗就业上,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新增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10家,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1000个……这一系列的好消息,都让萧山青年振奋不已。

  “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萧山。”区政协委员傅徐超在联组讨论中激动地说,“年轻的城市,更需青年一代来激活。把萧山打造成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集聚地,创新创业、宜居乐居的首选地,是后亚运时代萧山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同时,傅徐超也建议:要拓宽引才渠道,加强扶持力度;完善青年人才留萧的中长期居住政策;提升青年安居环境与生活配套建设,以便利、丰富的生活和文化环境,留住青年人才。

  记者也从团区委了解到,去年提前完成的民生实事“家门口的青少年宫”,年服务青少年15.1万人次,在缓解“接送难”的同时,成人课程的设置,也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平台。

  未来,萧山将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将青年优先发展融入萧山发展各个领域,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基本单元建设。比如集中打造休博园社区、浙农·东巢艺术公园、杭州湾信息港、萧山智慧城市馆等6个代表性青年发展服务阵地;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全、小而美的青年发展型社区、街区、园区、青年友好单位、青年友好场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年发展基本单元标志性成果;开展青年工作联席会议,谋划“教育、医疗、住房、教育、健康、婚恋”等“一揽子”政策,让萧山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对萧山更有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两会 要闻
   第03版:两会 要闻
   第04版:两会 视点
笃行不怠勤履职 团结奋进谱新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五届杭州市萧山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决 议
372件政协提案:与萧山发展“同频” 与群众关切“共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五届杭州市萧山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 告
“青年发展”成两会热词
人大代表华盈:构建整合照护理念的健康养老新模式
人大代表周明祥:高质量建设开发区益农示范区
政协委员高建瑛:加强乐园路沿线道路机动车停放管理
政协委员傅丹阳:进一步发展夜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