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开宇
入云深处,尽见人生辽阔。沾衣欲湿,大唐的料峭春寒里,诗人青衫落拓,走向深邃悠长的茫茫前路。
他以笔走龙蛇、奇伟狂放的《古诗四贴》封神草圣。他的“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也以幽深、神秘的意境入选《唐诗三百首》。他是盛唐声名显赫的才子,草书狂逸,诗作豪放,为人洒脱不羁豁达慷慨,更是交游广阔,尽现名士风流。
草圣张旭的诗是那样好。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兴和拟人等手法。尽管传世诗作只有六首,但俱为佳品。春来柳枝发新芽,他写“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漫步桃花溪边,他写下被后人誉为堪比《桃花源记》的《桃花溪》。七言绝句《山行留客》,更是以寥寥数笔,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跃然眼前。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青山有约。褪去严冬的萧瑟,岭上白云,石间清泉,均在明媚春光中飞扬。诗人与好友一路信步行来,但见空山幽谷,白云生处亭阁半斜。他们邂逅山寺桃树新芽初绽,遥看草色曲径寻芳,掬水弄花,偷得浮生半日闲。此时,空中飘来几片乌云,顿时雾气氤氲,沾衣欲湿。好友因此起了归意,诗人遂赋诗留客。全诗围绕诗题中的“留”字,意态悠扬,言浅意深,是公认的张旭代表作之一。
史载张旭出生书香门第,仕途不显,仅历任县蔚,长史。但他自小爱好书法,善草书,从公主与担夫争道中懂得了书法的避让与争抢,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彻悟出了狂草书法的精髓和灵魂。唐文宗下诏将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列为“三绝”。他的字冠绝当时,飘逸灵动恢宏大气,片纸只字便价值上百金。颜真卿、吴道子都曾向其求教书法。张旭性好酒,世称“张颠”,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一诗中对他狂放不羁,傲世独立豪情的逼真描绘。张旭又工诗,尤擅七绝,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与贺知章的友谊更是被传为佳话。两人既是知心友人,又是诗歌和书法上的知音。经常一同出游,在壁上、屏风中留下诸多往来唱和的诗文。晚年张旭退居洛阳,亦是指点后进,倾囊相授。
也有后人评这首《山行留客》是张旭凭诗寄意之作。人生是一场千里跋涉的修行,九曲红尘千沟万壑。高处不胜寒,然唯有高处方能得见山川苍翠云雾浩瀚的奇瑰景象。如同张旭的一生,他在书法上不断超越自我,终得青史留名,影响了后世书法史一千多年。
入云深处,尽见人生辽阔。沾衣欲湿,大唐的料峭春寒里,诗人青衫落拓,走向深邃悠长的茫茫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