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黄敏秀
如何破解“选民找不到、代表听不到、政府想不到、人大够不到”的“四不到”难题?新塘街道亮“新招”——在全省率先开发应用“数智人大”小程序,实现代表履职由“线下”向“云上”、跟踪监督由“定时”向“实时”、代表知情由“想知”向“尽知”的转变。目前,“数智人大”系统已吸纳用户近8000名,累计提交社情民意1530余件。
新塘街道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一头挑着高楼大厦,一头担着农田竹林,流动人口多且来源复杂,存在社情民意收集难、事件层层落实难等情况。从去年开始,街道人大工委投身“数字浙江”热潮,结合“畅通人大代表履职渠道,令民意民难尽知尽解”实际需求,首先打造了“一端一舱”。
“一端”即做优手机端,依托原有的“心无忧”社会治理数字平台开发了“数智人大”小程序,共享登录端口,减少操作切换,实现数据内部流转,减轻日常维护、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压力。“一舱”即做强“驾驶舱”,构建拥有三大模块、一屏统览的数字驾驶舱,对待办事项进行提醒、对异常现象实时预警、对主要指标主动研判,为系统有序运行、人大工作高效运转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除了打造“一端一舱”,街道还完善配套制度,通过制定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度、实行村社人大工作考核制度、建立选民积分排名制度,激发人大代表、村三委班子成员、选民共同参与人大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实行“每周例会、每月会商、每季通报、每年考评”工作模式,推动制度高频高效运转。
去年3月,新塘街道某小区群众通过“数智人大”小程序反映小区设施老化、厨房废水倒灌影响生活等问题。街道人大工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现场踏看,听取社区和居民意见后,迅速召集施工方进场改造。其他反映的问题如红绿灯路口流动摊贩聚集、幼儿园周边机动车违停以及开通接驳公交线路等,人大工委也都迅速反应,有效解决了问题,获得群众点赞。
“数智人大”的运行,畅通了“民有所呼”,促进了“我有所应”,推动了“政有所为”。365天24小时在线的“云联络站”,百姓可“点单式”联系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同时“物流式”跟踪问题处理过程,有效解决了人大代表难见、事情处理结果难问的现实困境。这也方便代表及时掌握选民所思所愁所难,基本解决了“走访选民没空、提交建议没料、提升能力没门”的“履职烦恼”。
截至今年3月底,街道已开展代表履职活动4000余人次,提交建议251件;代表提交的3件建议被列入2023年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城建环保工委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占总数的1/5。2023年以来,已办结代表建议172件,平均用时25天,同比缩短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