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渐变与突变 传化化学的技术“显学”

——经济向新行·聚焦萧山民企新质生产力实践探索

  ■记者 金波 王肖君 周珂

  观念,塑造着我们栖居的世界。而支撑观念的往往是技术。

  传化集团,对于一家布局了传化化学、传化新安化工、传化物流、传化科技城、传化农业业务的现代产业集团来说,每个业务可总结的技术创新模式或路径,或许都能写就一小部“显学著作”。

  但此次,我们更愿意将目光,聚焦在助力传化起家的“母体”——传化化学。在这个领域说传化的技术创新,或许更具有光阴沉淀的故事感。

  当技术的底层穿透性不断增加,跨界竞争越来越容易和普遍,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就成为一种生产力。

  何时渐变?何时突变?

  老传化人可能会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2000块钱一勺盐”的故事,那是一种最初始的、被科技惊掉下巴的震撼。当这个富有穿透力的震撼波,在传化化学内部激荡了30多年,自己也复刻成了那样的存在:不仅坐稳了全国纺织化学品领域龙头企业的宝座,还让传化纺织化学品的美誉度“漂洋过海”,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细究这一切背后的支撑点,无疑就是新质生产力所倡导的,应时代、应场景变化的多维度、多面向技术创新。

  通俗一点说,传化化学的技术迭代,既像竹林式横向生长,能延伸到相关技术领域,也像葛根式生长,可以向上攀高,也可以向下扎根,在不同高度和深度,都能找到新的生机。

  不妨自己做“灯塔”:

  用技术集成创新显化潜在消费需求

  4月17日结束的第23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及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传化化学又给客户露了一手:无氟易去污产品。

  妥妥的,又是国内首创。

  这款产品是用独特技术构建出双屏障侧链微区,实现对不同种类污渍的抵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含棉及各种纤维织物复合了这个技术后,可以解决主妇们日常洗刷的一些痛点:不易污、易洗净、耐搓洗、不含氟。

  展会上,传化化学的创新人气爆品还有一大筐:低色变无白痕无氟防水剂、有机硅改性无氟防水剂、耐水洗阴干无氟防水剂、耐洗通用性无氟防水剂、涂层用高剥离强力防水剂、沙发面料易擦除无氟方案……

  虽然,公众对这些化学技术新名词很陌生,但对下游生产商来说,这些新技术将直接跟未来新产品挂钩。而新产品的终端受益者,依旧是广大消费者。

  看懂这一条研发生产链的人,就明白了:未来美好生活的技术源头之一,可能就在无数个化学实验室里。

  一堆满是瓶瓶罐罐的工作台,一台台仪器灯闪亮着,试管在上下摇摆着,这是传化化学纺化事业部产品研发部杭州研发中心副主任于本成最熟悉的场景。虽然在化学实验室里干了20多年,但他早已摆脱了理工男的不善言辞,“修炼”出了一套颇具松弛感的话术。

  “我一个大男人,经常会刷大V号的直播间。你会发现,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物质匮乏,而是情绪匮乏。所以,直播带货博主如果能多一些知识分享或讲讲故事,可以进一步削弱物质营销,放大产品背后的情绪价值,进而提高成交率。”

  对于直播带货,于本成琢磨得有些熟络了,如同他常写的化学分子结构。

  其实,他并不是爱刷直播,而是工作的迂回突破。“从主播的话术和消费者留言里,我们可以快速捕捉到客户的潜伏需求点,与品牌商沟通时更能一拍即合,显化这些需求,最终依靠团队在实验室里实现技术集成。”

  以防晒遮阳伞为例,于本成介绍了无水印染工艺:稳定剂与配套助剂用后,雨伞布在染完色后无须水洗,废水排量大幅减少。这种工艺不需要太多前沿基础研究,而是通过生产要素与技术要素的组合搭配,在防晒、防水与环保中做功能集成即可。“前几年只有零星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我们通过技术满足要求之后,市场需求大量增加,现在国内整个雨伞布行业都在推广。”

  从某种角度看,传化化学的技术研发又像是一个替普罗大众“摘星星的人”。

  “用于宇航服的微胶囊包覆技术,不是我们独创的,但我们把它运用到纺织面料集成上。夏天用的婴儿睡袋用了微胶囊包裹技术后,夹层多了一个涂层,相当于恒温恒湿,宝宝半夜出汗可以快速吸走热量,保持舒适度。”据传化化学纺化事业部产品研发部杭州研发中心功能研究所高级主任工程师杨小波介绍,这种睡袋淘宝上卖500多元,比普通睡袋贵两三百元,从消费终端来看,为新技术买单的人还挺多。

  任何一个技术集成到产品的研发,再到销售环节,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过程。而用技术集成去显化新需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一个技术创新的“前夜”都是“黑暗”的、无方向的。

  生物基的抗紫外线产品助剂的研发,就是如此。虽然此前,传化化学已在生物基认证技术上有所积累,并获得国内首张涤纶FDY油剂Green Mark生物基认证。但杨小波依旧感到任务艰巨:“没有范本可以模仿,失败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我们之前做过相关模块,现在正好借此机会对防晒产品的绿色发展之路进行全新探索。”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找到新的需求点,也是一种突破。在传化化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王胜鹏看来,在化学纺织领域的原始创新会相对减少,集成式创新会增加。

  “以前,欧美国家大企业就像航行的灯塔,国内企业只要跟着灯塔的方向前行即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开始自己做灯塔,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 “自己做灯塔”,王胜鹏虽然感觉压力巨大,但背靠传化集团这棵“大树”,还是“好乘凉”的。        (下转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萧友圈
   第08版:教育
“中国第一展”广交会闭幕 24.6万境外采购商参会创历史新高
渐变与突变 传化化学的技术“显学”
宋韵博奥
省级优秀 萧山素质教育实践吸引全省目光
“萧山潮文化Party·我们的村”系列活动启动
我区开展知识产权主题游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