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惑科百特的“膜”法世界

——经济向新行·聚焦萧山民企新质生产力实践探索

  (上接第1版)生产一款7纳米的芯片,有1300多道工序,其中30%的工序需要用到过滤。如果芯片制造时里面有金属离子,就会短路,意味着功亏一篑。而科百特1纳米规格的过滤膜,外表看似普通,却能够把水脱到只有水分子。

  这到底是什么概念?1纳米,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5000分之一,科百特的1纳米膜,能过滤掉1纳米以下的杂质。而芯片制造行业之所以“卡脖子”,有些时候就卡在这层“膜”上。

  笔者特别注意到一点,从科百特C1到C12的各大厂区,墙面上、广告牌中,都写着“20年磨一剑,心芯相连向未来”,这是2023年科百特建企20周年大会上,科百特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为“科百特的下一个20年”提炼的品牌语。也是这句话,见证着科百特的勇攀新高峰。韩磊介绍说,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的“芯”,是科百特的主导产品就是过滤膜芯,第二层的“芯”,则是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的“芯”,“目前服务于半导体行业的膜材料,国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现在,在“膜”法世界深耕了20余年的科百特,正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跑在“芯”世界。

  走进位于科百特C5厂区的实验室,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实验室,它的“大”,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大”,是参观一圈要走一公里。第二“大”,是“超级大未来”,你会发出一路的惊叹声。

  比如其中一款手机防水透声膜,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我们很多人手中所使用的某国产高端手机就用到了科百特的产品。这是科百特亩均效益最高的一个生产车间,2500平方米、100个员工,2023年创造了2.88亿元的营收,纳税4000多万元。马上,这里就将启动扩容建设,今年产值预计能达到15亿元。

  透过实验室里一个个“未来储备”,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科百特的雄心和底气,更期待着“下一个科百特”在这里孵化出新未来。

  “乘法互动”

  当然,与科百特“共轨”孵化未来的,还有杭州对先进制造业的谋篇布局。

  2023年,杭州在河上画了一个3平方公里的“圈”。一个以科百特为链主的萧山膜材料小镇诞生在杭州首批市级“一园一主业”的战略版图上。按能级来讲,这是一个500亿元级的新材料产业重镇,而杭州给它的时间是5年。

  最近正式发布的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中,河上膜材料小镇被纳入“四大专业园区”。业内人士表示,聚焦一个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集群,打造一个产业链路,从乡镇级工业园区崛起一个能代表杭州的特色园区,以这般的链式思维作为底层逻辑,萧山踏上了产业跃升之路,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依托科百特打造的验证中心、除病毒验证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落地,规模达10亿元的膜材料产业引导基金正式成立,小镇初步构建起科研生态。

  不得不说,膜材料小镇的横空出世,是萧山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战略调整。

  也正是这一“杭州谋略”,可以回答“集装箱盒子”为何存在。正如河上镇镇长汤盈楠所说,“河上与科百特是共生关系,也是彼此的成就。”

  据悉,这十多个集装箱“盒子”,每一个从颜色到形态都不一样,它们的组合就像搭积木一样。这里将引入书吧、咖啡、烘焙、轻餐饮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业态。河上希望通过“文创+工业”的创新模式,为小镇注入更多年轻的活力,赋能科百特的年轻人,在河上形成年轻的“创新生态”,进而迸发出强劲的产业活力。

  同时,河上镇还着力将膜材料小镇打造成一个清廉小镇,在每个“盒子”上印制纪委的联系方式和监督举报二维码,畅通园区企业、员工的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定期组织小镇青年开展“青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这种“互动”的形式和范围还在持续扩大。

  离科百特不到一公里的河上镇下门村,正在打造艺术村落,已吸引30多位艺术家入驻建设综合性公益“丄”美术馆,并打造海鸟天地民宿、应物山房等多个艺术点位。现在,这种文化的“互动”又将乡村与企业链接起来。下门村发挥艺术村落的资源优势,为膜材料小镇的员工及其子女提供艺术夜校、周末课堂等文化艺术学习形式,让乡村里的工业园区更有吸引力。

  此外,河上还利用东山村星空小镇等本地农文旅资源,为科百特员工定制团建,组织单身青年交友活动等,助力年轻一代“成功、成才、成家”。

  正如萧山乡贤、西湖大学引进的首位海外文科教授来国龙所说,“交叉才能创新”。河上与科百特的人文科技的“互动”,已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在河上镇党委书记柴宇东看来,河上要把推动膜材料小镇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而河上所要实现的这一“增量”,不仅仅是高质量发展,更是共同富裕。“打造膜材料小镇,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强民富的必然选择。一直以来,处于萧山南片的河上,先天发展优势相对薄弱,‘人、财、物、地’等资源要素不够充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一直是困扰当地的难题。现在机遇来了,打造膜材料小镇是河上的必选答案。产业提升了,人才引来了,商业热闹了,随之而来的商铺、租房各类租金也有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更是鼓起来。”

  确实,当近万名年轻人集聚小镇时,它所带动的不只是“加法”,更是“乘法”。也很期待,膜材料小镇的未来,不仅仅是用科技创新点亮“膜”法,更是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融合,找到更多的发展路径,在绿水青山间点亮杭州的新“魔”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我区今年要完成16个老旧小区改造
《益农镇志》首次启封发行
我区市场经营主体已突破26万户
我区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湘湖睡莲 竞相绽放
我区召开“最佳医保管理者”“最佳医保医师”表彰会议
解惑科百特的“膜”法世界
第三届全国女子棒球俱乐部锦标赛在瓜沥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