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凤标故居“精修”亮相

  本报讯(记者 童宇倩 孔鹏飞 通讯员 叶津津)昨日,全市党员干部“廉洁好家风”活动作品展演暨朱凤标故居开馆仪式在萧举行,“精修”后的朱凤标故居惊喜亮相,为党员干部群众学廉倡廉传廉开辟了一个新阵地。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孙旭东,区领导邵艳、古涛、黄晓燕出席活动。

  朱凤标是南宋大儒朱熹的第二十一世孙,为官40余载,历任三朝五部尚书,被世人称为“萧山相国”。朱凤标故居位于萧山区新塘街道朱家坛村,有着200多年的历史,2023年6月,被评为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又称“榜眼墙门”,分为东、西两座墙门,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是萧山境内残剩的总体建筑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大宅门”。

  2014年,新塘街道对朱凤标故居一期进行了修缮,修缮面积2500余平方米;2021年,街道对故居二期进行了修缮,修缮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2024年,街道对朱凤标故居及周边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内外打造共计约14100平方米,外围提升面积约12800平方米,内部改造面积约1300平方米,目前正着力打造成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和文化名人地标。

  走进朱凤标故居,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徽派风格建筑,雕刻精美的砖雕与质朴的古训相映成趣。故居展陈共分修身、齐家、治国、闻天下四个篇章,生动展现了朱凤标清廉正直的一生及其家族崇尚廉洁的家风传统。

  活动现场还授予了朱凤标故居“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展示了“照片背后的家风故事”优秀作品。今年,杭州连续第八年举办全市党员干部“廉洁好家风”活动,“照片背后的家风故事”征集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从今年4月启动,短短2个月时间,共收到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应征作品363件。经过专家评审,共评出入围奖30件、优秀奖20件、组织奖5件。

  据悉,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纪委市监委、杭州市妇联主办,萧山区纪委区监委、萧山区妇联承办,萧山区新塘街道、萧山产发集团、杭州网协办,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关论述精神。借此东风,新塘街道也将持续构建文化赋能新格局,立足文化赋能社会治理,重点围绕朱凤标文化地标打造,深度挖掘文化名人资源,凝聚文化认同和共识,以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全区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召开
“潮学堂”经济型专业干部成长营开营 暨2024年萧山区优秀年轻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
朱凤标故居“精修”亮相
我区召开“萧山精神与青年担当”大讨论青年宣讲员专题座谈会
以空间重塑牵引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有解思维 全力推动助企服务攻坚再深入
定格幸福“钻石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