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陈婷婷
在电影《超能特战队》中,“大白”是由男主角滨田宏的哥哥研制的充气医疗机器人,是小宏的“私人健康顾问”。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季红丽一直有一个目标:未来,让虚拟走进现实,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机器人医生,“人工智能将普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
如今,随着DeepSeek在全球的爆火,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普惠化进程。但是,在季红丽创业早期,恰是人工智能在市场的低普及率,泼了她一盆冷水。
2012年,健培科技成立。之后,“啄医生”阅片机器人问世,可在数秒内读完患者的影像数据,对病灶进行自动标注,同时出具详细的结构化报告。作为“啄医生”的缔造者,季红丽跟团队带着产品去各家医院推广,收到的回复几乎是一致的:这太科幻了,暂时用不上。
那些年,已有一系列移动医疗App接连获得融资,但技术只停留在管理信息层面,并不能直接赋能医疗技术,“没想到我们的产品因为太过‘超前’,反而不被理解。学术界其实特别热闹,但在产业界,还是觉得这是未来的事。”
没有路,那就走出一条路。
“在读书的时候,我形成了一套解构问题的方式,就是找到问题根源,去解决它。既然大家觉得这件事太‘未来’了,我们就让市场看看产品的效果。”为此,季红丽与团队请来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并吸引华为等大公司加入,主办了人工智能和医疗相结合的专业论坛——西湖论健,借此契机让医院与医生了解健培科技的产品。
2016年,“阿尔法狗”人机围棋大战举行,让大众层面了解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同年,健培科技主办第二届西湖论健国际高峰论坛,效仿此役,把自研的阅片机器人与拥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PK,举行了一场医疗的人机大战。
季红丽仍能清晰记得当时的细节,“战到最后,后排的观众都站起来了,要看看机器跟人的较量!”
可以说,人工智能的推广过程,也是季红丽与团队市场推广的过程。
2017年底,中央电视台大型人工智能科普类节目《机智过人》播出最后一集。健培科技的“啄医生”阅片机器人与全国15位顶级主任医师进行现场比拼,内容是在30套胸部CT片中,诊断出问题病例。比赛结果显示,“啄医生”阅片机器人用时最短。
此举一下子打开了健培科技在全国的知名度,吸引了很多合作商。走进健培科技展厅,大屏上有两组实时数据:AI服务数据和云影像数据。其中,云影像数据达1亿多个,可见阅片机器人推广之多。
此外,健培科技自主研发的“啄医生”医疗大模型,凭借影像智能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已服务全国2000余家医疗机构(含300余家三甲医院),覆盖20余省份,累计实施医疗AI项目近500个。
“创业没有停歇的一刻,要抓住大环境的每一次变化,比如现在,人工智能的机遇就远大于挑战,我们要用人工智能的力量,让每一个人享受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关怀。也就是说,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白’。”
为此,啄医生医疗大模型与DeepSeek联合,打造啄医生医疗智能体平台。通过双模态交互,全面打造的“一医两翼三融合”智能健共体,不仅让医疗服务更加高效、精准,更确保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及性。
比如,智能体平台通过训练海量的医疗数据,可为患者提供离院后的持续服务,通过用药辅助、随访提醒、居家检测、动态跟踪等各项服务,为患者推荐用药方案。其构建“诊前—诊中—诊后”的闭环的荐药服务生态体系,让精准用药贯穿管理全流程。
“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一定是越来越大的,人类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发展。”顺应市场潮流,季红丽计划,未来,啄医生医疗大模型将不仅仅局限于辅助诊断和健康管理,正逐步扩展到可穿戴设备、养老产业、智能康复等多个领域,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