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沈洁)近日,记者从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我区今年在街头132个点位设置了遮阳棚,市心路与道源路交叉口、萧绍路与萧然东路交叉口、育才北路与金城路交叉口等地都有它们的身影。目前所有点位均完成安装。这不仅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等待红灯的行人遮出了一片荫凉。
遮阳棚设置后使用效果如何?当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了市心路与南秀路交叉口一探究竟。该路口设置了4个遮阳棚,东南西北四条非机动车道上各安装了一个,蓝绿色底,上面还印着杭州logo。
采访时正碰上下大雨,来往行人在等红灯时都纷纷躲到了遮阳棚下。外卖小哥小徐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萧山街头的这道“风景线”,他倍感温馨。小徐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跑,平时像这样的下雨天,等红灯时鞋子、裤子常常会被淋湿,现在有了遮阳棚就不怕了。”
市民卢大伯同样为此点赞。卢大伯是江西人,来萧山居住有2年时间,他说:“这些遮阳棚真是太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候灯时的日晒雨淋了,萧山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城市。”记者在随机采访中采访的十多位市民,对于街头遮阳棚的设置都给出了一致好评。
为保障遮阳棚设置更符合市民群众遮阳避雨的需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属地镇街根据前期公开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现场踏勘摸排情况,并结合道路施工、地铁建设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满足路口无树木遮阴、非机动车通行量较大、通行宽度大于3米等前置条件的132个点位。
在设计方面,今年的遮阳棚延续以往的可拆卸款式,棚体巧妙融入西湖断桥、古亭飞檐等元素,棚顶则使用与城市环境色协调的蓝绿色高清喷绘布,尽显杭州韵味。立柱采用双杆设计并设警示标识,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抗风等级可达8级,具备较高安全性。这种设计不仅拆装便捷、节省建设成本,更能在春冬季设施拆除后,确保城市空间的良好通透性。
一座座便民遮阳棚,如同城市的温暖守护者,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更多的幸福与便利。工程虽小,却彰显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随着更多这样贴心工程的实施,让萧山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