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货币基金更加受资金青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货币基金规模已达到13.19万亿元。今年二季度,116家拥有货币基金产品的公募持牌机构中,23家机构的货币基金总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占比近两成。其中,建信基金规模增长最多,涨超6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货币基金业务的进一步规范,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投资策略上将维持适中久期,以持有期收益为主。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合计31.08万亿元(不含估算净值),与2023年底的27.6万亿元相比,增长3.48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最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总规模达13.19万亿元,与2023年底的11.28万亿元相比,猛增1.91万亿元。若与2024年一季度末的12.49万亿元相比则环比增长6973.96亿元。
从历史数据来看,货币基金总规模一直呈螺旋式上升态势,更有部分单季度规模猛增超万亿元的情况。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10年来,货币基金单季度规模增幅超过1万亿元的季度有:2015年三季度、201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以及2024年一季度。
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是我国货币基金规模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类的普惠金融产品,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投资成本低等特点。在股票市场持续波动的背景下,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增加,货币基金则更受资金青睐。
货币基金收益率提升也是规模增长的另一大重要因素。不过,随着今年以来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持续走低,“余额宝”“现金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有所下行。截至7月24日,首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55%。
尽管当下货币基金在收益率方面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但仍是不少投资者稳健投资的选择。当然,货币基金并不是“零风险”基金产品。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货币基金业务的进一步规范,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部分货币基金还参与降费行动,在费率优势及购买便捷性上的加持使得货币基金销售火热。截至7月24日,全市场共有8只货币基金在年内宣布降费。例如,金元顺安金通宝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25%调降至0.15%。据《证券日报》